瑕瑜读音
瑕瑜的意思
词语解释:
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或事物的特点和优点。
谓指出缺点和优点。
引证解释
⒈ 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或事物的特点和优点。参见“瑕瑜互见”。
引唐武翊黄《瑕瑜不相掩》诗:“涇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
清袁枚《随园随笔·新旧唐书得失》:“宋吴縝作《<新唐书>纠谬》分二十目,层层驳辨,是矣!然瑕瑜不可尽掩。”
⒉ 谓指出缺点和优点。
引清孙枝蔚《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诗:“君文齐欧曾,予诗拟应徐 ;有作必相示,一字互瑕瑜。”
国语词典
比喻美德与过失。
如:「瑕瑜互见」。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瑕瑜
瑕瑜造句
- 这种努力是达到了一定效果和值得称道的,但这种尝试也应说是瑕瑜互见的。
- 这部小说虽有不足的地方,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可以说是瑕瑜互见吧。
- 这部电影瑕瑜互见,虽有明显的不足,但也有重大突破。
- 但以今天的教育形势、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来审视它、反思它,也是瑕瑜互见。
- 让他们都瑕瑜互见,这样,谁也不好洗垢索瘢了。
- 瑕瑜互见毛病与精美同时存在。
- 当然,《论语译注》在今天来看也是瑕瑜互见的。
- 特以领袖数人,大抵风节矫矫,不愧名臣,尙为瑕瑜不掩云尔。
- 因为勿庸置言,各地民俗语言固有它别具一格的神采,也同时存在着瑕瑜共在的弊端。
- 不要对我太苛刻了,我是瑕瑜参半。
瑕瑜相关词语
- 1 瑕玷
- 唐 辛宏 《白珪无玷》诗:“皎皎无瑕玷,锵锵有佩声。” 元 杨景贤 《西游记·迷路问仙》:“将山色来瞻,似碧玉无瑕玷。” 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璞中之玉,有纵横尺馀无瑕玷者,古者帝王取以为玺。”
- 2 瑕点
- 瑕点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斑痕,污点。
- 3 瑕垢
- 释义:(1).耻辱;污点。(2).指玉石的斑疵。亦喻人的缺点、毛病。
- 4 瑕痕
- 瑕痕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唐 陆龟蒙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比喻事物或人的缺点、毛病。
- 5 瑕不揜瑜
- 【解释】: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同“瑕不掩瑜”。
- 6 瑕舋
- 瑕衅,xiá xìn,.可乘之隙、引申指事端
- 7 瑕衅
- 2.指罪过,过失。
- 8 瑕适
- 瑕适,xiá shì,瑕谪,亦作“ 瑕谪 ”。 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
- 9 瑕谪
- 瑕谪,出自老子《道德经》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 10 瑕砾
- 比喻东西之粗劣者。 晋 郭璞 《<尔雅>序》:“剟其瑕砾,搴其萧稂。”
- 11 瑕秽
- 孙中山 《第二次讨袁宣言》:“将尽扫政治上、社会上之恶毒瑕秽,而后复纳之约宪之治。”
- 12 瑕累
- 【释义】:1.瑕衅,祸患。 2.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点,毛病。
- 13 瑕玼
- (1) 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点,后泛指一切缺点 例 指前人之瑕玼。——唐·韩愈《进学解》 英 spot(2) 指摘毛病 英 blame
- 14 瑕瑜互见
- 瑕瑜互见,汉语成语,拼音是xiá yú hù jiàn,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表示客观的评价,比喻优点、缺点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