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批读音
附批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附加批语。
引证解释
⒈ 附加批语。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史部·外察附批》:“又科道拾遗疏下,上又附批谢九仪致仕, 沉良材闲住。疏中无二人名也,亦异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附批
附批相关词语
- 1 附加税
- 附加税是“正税”的对称。随正税加征的税。旧中国的附加税,名目繁多,仅国民党时期的盐税就有中央附加、地方附加、外债附加、建设专款等,附加税额苛重往往超过正税的几倍乃至二十余倍。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国民党的种种附加税,仅保留了少量的附加归地方支配,属于预算外收入,用于地方公益事业。如农业税附加、外国企业所得税附加等,附加比例都比较低。
- 2 附骥攀鳞
- 比喻追随有名望的人左右,依附其成名
- 3 附凤
- 附凤,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后因以“附凤”指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
- 4 附国
- 《隋书·附国传》称,附国属汉代西南夷,距蜀郡2000余里,其地南北800里,东西1500里,近山谷,有水南流。产青稞、 小麦、 牛、马、白雉、细鳞鱼等,并出产金、银。因避部落间复仇,傍山垒石为以居,高10余丈,下开小门,由内上通。居民2万余户,有王者及酋帅,无姓氏。俗好歌舞,鼓簧,吹长笛。戴圆钵形皮帽或幂,穿毛毼皮裘及漆皮甲,着牛皮靴,饰铁制项锁、手钏,首领用金饰。婚姻行转房制;丧事无服制,行土瘗二次葬;习俗重鬼神。重罪处死,轻刑罚牛。其地东与嘉良夷、南与薄缘夷相邻。其西为女国,东北连山数千里为党项。
- 5 附籍
- 附籍,汉语词语,读音是fù jí,指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
- 6 附臭
- 附臭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ù chòu,解释是犹逐臭。
- 7 附白
- 正文后附带的说明。
- 8 附肤落毛
- 【释义】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 9 附封
- 额外加派的数额。《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 广西 按察使 白公 洵 墓志铭云:‘ 南宁 钱粮,正额外加派数钱,名曰附封。’”
- 10 附耳低言
- 释义: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 11 附带民事诉讼
-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审判被吿人犯罪行为的同时,根据被害人或检察机关的提起,附带解决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害的民事赔偿的诉讼活动。依照中国刑事诉讼法,被害人由于被吿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管辖应当以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准,并依所从属的刑事案件的管辖而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份迟延,可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苏联、联邦德国采取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法国、英国、美国除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外,被害人还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关于赔偿的范围,各国一般规定,不仅物质损害可以赔偿,精神损害也可提出赔偿请求。日本没有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 12 附讹
- 附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ù é ,是指附会讹谬。
- 13 附托
- 附托,汉语词语,读音是fù tuō,释义是依附寄托。
- 14 附试
- 谓在非本籍参加考试。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因事在他乡而未能归本贯者,皆就转运司附试。只是取人太少,却易为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