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读音
版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版画
(1) 用雕刻或蚀刻的版印出来的画
英
引证解释
⒈ 绘画形式的一种。用刀具或化学药品等在版上刻出或蚀出画面,再复印于纸上。有木板、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品种。
引鲁迅《南腔北调集·<木刻创作法>序》:“到近几年,才知道西洋还有一种由画家一手造成的版画,也就是原画,倘用木版,便叫作‘创作木刻’。”
《<艾青诗选>自序》:“﹝鲁迅﹞把他珍藏的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借来一同展出。”
国语词典
用镂刻或腐蚀的方法,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蚀,再涂上油墨或水性颜料,以纸或布拓印出来的图画。有孔版画、凸版画、凹版画及平版画等四种基本类型。也作「板画」。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版画
版画造句
- 这些刻纸吸收了版画的创作技巧。
- 綦江农民版画艺术节的“农民版画现场创作大赛”。
- 近日,在金衙庄公园“铁轨之音”群雕的青砖围墙前,每天都会有市民驻足细赏一幅幅刚安装好的影雕铜版画。
- 数十年来,他创作大量花鸟画,出版画集数十册,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收藏。
- 例如黑色主版用木刻或铜版画印,套色部分用彩色水印,而另一部分用照相丝网版印等。
- 酒牌从起源于唐代的叶子戏演变而来,至明清之际达到鼎盛,其中又以明代后期,也就是版画的黄金时期最为兴盛。
- 它同木刻一样经历了刻工制作、复制原作再到创作版画的阶段。
- 铜版画从古代的印刷科技演变成为今天的艺术创作媒材,作为关键时期的浪漫主义运动扮演了重要角色。
- 现代的版画家为了探索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时在一幅版画内,按内容需要,同时混用各种类型的版画方法,这种版画称作综合版画。
- 第二部分从学院派复制版画与艺术家创作版画并存的矛盾现象,论述铜版画转变的过程。
版画相关词语
- 1 版面
- 版面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印刷好的页张,包括图文、余白整个部分。书报杂志上每一页的整面。另指印刷成品幅面中图文和空白部分的总和。
- 2 版牍
- 《仪礼·聘礼》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 3 版盖
- 版盖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ǎn ɡài,解释是车辆四周的挡板和车盖。
- 4 版筑饭牛
- 版筑饭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ǎn zhù fàn niú,意思是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 5 版税
- 版权使用费对于版权持手人而言,这是一种收入。在多数的国家,此项收入都要支付税赋的,形式是预扣所得税。
- 6 版版六十四
- 版版六十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ǎn bǎn liù shí sì,意思是古代铸钱的模子。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7 版插
- 版插是一个词语,泛指建筑用具,出自《史记·田单列传》。
- 8 版式
- 版式即版面格式,具体指的是开本、版心和周围空白的尺寸,正文的字体、字号、排版形,字数、排列地位,还有目录和标题、注释、表格、图名、图注、标点符号、书眉、页码以及版面装饰等项的排法。
- 9 版心
- 版心是页面中主要内容所在的区域。即每页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节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有的还印有书名、卷数、页码及本页字数,明代以前,版心下方往往还印有刻工姓名。
- 10 版授
- (1).谓不经朝命而用白版授予官职或封号。《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进次 渑池 ,造故人 李方 家,升堂见母,厚加酬赉,即版授 方 为 渑池 令。”《旧唐书·中宗纪》:“天下妇人八十已上,版授乡、县、郡等君。”(2).指封号。《新唐书·太宗纪》:“民八十以上赐粟帛,百岁加版授
- 11 版荡
- 版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ǎn dànɡ,指动乱不安。
- 12 版齿
- 版齿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门牙阔而整齐,出自《晋书·慕容皝载记》。
- 13 版籍
- 版籍亦称“板籍”。指户口册或疆域、书籍。版,户籍或名册。《周礼·天官·司会》:“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此句中之“版”指户籍,“图”指地图。版图,后指一国之疆域。《周礼·夏官·司土》:“掌群臣之版。”此句中之“版”指名册。《后汉书·仲长统传》:“明版籍以相数阅,审什伍以相连持。”注: 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也。居延等地新出土的记录汉代户籍的汉简,使用材料为木简或竹简。
- 14 版曹
- 版曹,读音bǎn cáo,定义宋代户部左曹的别称。因职掌版籍﹐故称。亦借指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