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万钧读音
雷霆万钧的意思
词语解释:
雷霆万钧
(1) 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比喻无可抗拒的强大威力
英
引证解释
⒈ 后用“雷霆万钧”比喻威猛之势,势不可挡。
引《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宋杨万里《范公亭记》:“当公伏閤以死争天下大事,雷霆万钧,不栗不折,视大吏能回天却月者蔑如也。”
刘白羽《长江三日·十一月十八日》:“你可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
国语词典
语本《汉书.卷五一.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催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后比喻威力强大,无法抗拒。
如:「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歼灭敌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雷霆万钧
雷霆万钧 (汉语成语)
雷霆万钧造句
- 非洲各国人民反种族歧视的呼声,势如雷霆万钧,不可阻挡。
- 我军挟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就攻破敌方阵地。
- 拳王出手一击,果然雷霆万钧,对手应声倒下。
- 长江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而下,滚滚东流,昼夜不息。
- 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 刚一进入峡谷,飞驰而下的瀑布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 我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向敌人发起了猛烈进攻。
- 水坝闸门一开,霎时飞瀑怒泻,雷霆万钧。
- 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抵挡得住那雷霆万钧般的进攻。
雷霆万钧相关词语
- 1 雷池
- 在安徽省望江县东部,在地处楚头吴尾的皖西南沿江地带,是广阔的水网密布地区,古时候统称为大雷水。而其下游则在今日的望江县东部积而成池,这便是汉语成语词典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出典处——“古雷池”。追根溯源。昔日的“古雷池”便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境内。
- 2 雷电交加
- 雷电交加(léi diàn jiāo jiā),指风雨天既有雷也有闪电,雷声与闪电同时或错杂出现。
- 3 雷锋
- 2017年5月,军方权威媒体的报道显示,新组建的陆军第79集团军隶属于北部战区陆军,同时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也已隶属于陆军第79集团军。
- 4 雷鼓
- 雷鼓是一个混音六重奏乐队,来自北海道知床,2000年结成。
- 5 雷電
- 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气象条件,雷电一般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热锋雷电与冷锋雷电)、地形雷电3大类。
- 6 雷轰荐福碑
- 雷轰荐福碑,拼音léi hōng jiàn fú bēi,出自宋惠洪 《冷斋夜话》卷二载。
- 7 雷酸汞
- 雷汞[Hg(ONC)2]是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是最早用的起爆药。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百多年来,一直是雷管装药和火帽击发药的重要组分。但雷汞安定性能相对较差、有剧毒,含雷汞的击发药易腐蚀炮膛和药筒,已为叠氮化铅等起爆药所代替。
- 8 雷泽
- 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舜渔于雷泽,即此。伏羲是中华民族乃至东亚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舜是中华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国家的圣祖,他们都与雷泽息息相关。雷泽,在历史上居于神圣地位,是养育中华先民的生命之泽。
- 9 雷琴
-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郓城艺人王殿玉(1899—1964)在坠胡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琴杆窄而长,用红木、花梨木制,表面为指板。琴头呈铲形,左右各置一弦轴,轴表面刻有瓣纹,轴顶嵌骨饰。琴筒大而短,铜制、圆形,蟒皮蒙面,后敞口。置琴码,张两弦。琴弓较二胡弓长,所拴马尾束较宽。有大、小两种。大者全长 110厘米,张钢丝弦;小者全长90厘米,张丝弦。大雷琴定弦e、a或d、a,小雷琴定弦高八度。音域均三个半八度。
- 10 雷焕留剑
- 雷焕留剑,截留部分贵重物品的行为,出处《晋书·张华传》。
- 11 雷打不动
- 雷打不动,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 12 雷达
- 雷达: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3 雷厉风行
- 【“雷厉风行”常误写为“雷励风行”,应注意。】
- 14 雷同
- 雷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éi tóng,指随声附和,与他人的一样;也指一些事物不该相同而相同。语出《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后汉书·桓谭传》:“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 李贤注:“雷之发声,众物同应,俗人无是非之心,出言同者谓之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