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集读音
期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定期的聚会。特指唐·宋时进士及第后按惯例聚集游宴。
引证解释
⒈ 定期的聚会。特指唐宋时进士及第后按惯例聚集游宴。
引宋赵昇《朝野类要·期集》:“应举士人,欲共陈其利便,则指定一所在,会集诸人定议,以申明之。行都差注诸大寺院头首,亦集诸头首相聚,定议此人行检,保明甲差,亦谓之期集。”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期集
期集相关词语
- 1 期集费
- 亦称“ 期集钱 ”。 宋 代皇帝赐给新及第进士游宴及造名册的费用。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 熙宁 五年,诏赐新及第进士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为期集费。”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国初进士期集,以甲次高下率钱,刊小録,事游燕。或富而名次卑,所出无几;或贫而名次高,至於假丐。 熙宁 六年三月庚申,诏赐进士及第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为期集费,一时歆艳,以为盛事。次举 熙宁 九年三月戊寅, 练亨甫 奏罢期集钱,止赐钱造小録,及第五百千,诸科二百千,而游燕之费,复率钱为之。至 元祐 三年三月甲戌,诏复增进士钱百万,酒五百壶,为期集费。相仍至今,定为千七百缗。”
- 2 期练
- 指丧礼服制。期丧的第十一个月祭于家庙时穿着练帛。
- 3 期节
- 犹时节。
- 4 期集院
- qījíyuàn ㄑㄧㄐㄧˊㄧㄨㄢˋ 期集院 亦称“期集所”。新科进士聚会的地方。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谢恩》:“饮酒数巡,便起赴期集院。”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期集》:“谢恩后,方诣期集院。”宋文天祥《纪年录》:“寳祐四年……时革斋先生卧病客邸,予自期集所请朝假,侍汤药。”
- 5 期票
- 期票是指由债务人对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到期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证书。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票据法的规定,期票到期如不是伪造的或过期的,债务人必须无条件偿付,否则债权人可诉诸法庭。期票在未到期前,可背书转让,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加入流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期票可以多次转让,转让后的期票到期不能偿付,背书人有付款的责任。期票在到期前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作为融通资金的工具。
- 6 期要
- 出处:《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注引文钦《与郭淮书》:“夫当仁不让,况救君之难,度道远艰,故不果期要耳。”
- 7 期想
- 1.犹期望﹐想望。
- 8 期考
- 意义:检测学生本学期来学习的基本情况。
- 9 期集钱
- 见“期集费 ”。
- 10 期合
- 犹机遇。
- 11 期制
- 期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 zhì,亦作“朞制”。 服丧一年的制度。
- 12 期验
- 期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 yàn,是指言时代凭证。
- 13 期程
- 是指时间和路程,也指时候。
- 14 期朝
- 谓从今天早上至第二天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