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冷读音
耳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听觉不灵敏。
引证解释
⒈ 听觉不灵敏。
引《类说》卷四十引唐张鷟《朝野佥载》:“孟弘微对宣宗曰:‘陛下何以不知有臣,不以文字召用?’帝怒曰:‘朕耳冷不知有卿。’翊日,諭辅臣曰:‘此臣躁妄,欲求内相。’乃黜之。”
按, 鷟为武后时人, 宣宗字或误。 唐白居易《城盐州》诗:“东西亘絶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
明章懋《与林亨大书》:“耳冷诲言,阔焉二纪,嚮往之怀,如水东注。”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耳冷
耳冷相关词语
- 1 耳软
- 耳软是一个词语,拼音ěr ruǎn ㄦˇ ㄖㄨㄢˇ,谓容易轻信人言。
- 2 耳傍风
- 1.见"耳旁风"。
- 3 耳参漏
- 1.见"耳三漏"。
- 4 耳根清浄
- 耳根清浄源自佛教用语,释义:耳边无事聒噪,指无事打扰。有固定搭配"耳根子清净"。
- 5 耳根
- 耳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ěr gēn。词语释义有耳朵根部,亦指耳朵;佛教语;鞋跟带片。词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琴酒》诗:“耳根得所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 6 耳闻
- 释义:听说。
- 7 耳穴
- 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人体某一部分有病时,就会反应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这些部位就是耳针治疗的刺激点,统称为耳穴。
- 8 耳咽管
- 引起本病原因,常常与上呼吸道炎症有关,如鼻炎,咽炎等。使鼻咽部粘膜充血,水肿,再蔓延到耳咽管。慢性卡他性耳咽管炎一般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因为具体症状只有耳闻,发堵,听力轻度下降,检查有时无特殊病变,即鼓膜可正常,但往往都有感冒史,鼻炎、咽炎等。
- 9 耳坠子
- 又叫耳坠儿,多指带着坠儿的耳环。
- 10 耳重
- 重听,听觉迟钝。 唐 张籍 《咏怀》:“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唐 韦蟾 《赠商山僧》诗:“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元 刘敏中 《南乡子·老病自戏》词:“耳重眼花多,行则欹危语则讹。”
- 11 耳择
- 用耳选择所闻。意谓非礼勿听。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李轨 注:“耳择所听,口择所言。” 汪荣宝 义疏:“非礼勿听,是耳择也。”
- 12 耳檐儿
- 1.即耳衣。
- 13 耳齐
- 宋 苏轼 《真一酒歌》引:“布算以步五星,不如仰观之捷;吹律以求中声,不如耳齐之审。”
- 14 耳聋
-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