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读音
曾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曾经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已经。表示以前有过的行为、情况的副词。
如:「他曾经到过日月潭玩。」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曾经
曾经 (汉语词语)
曾經相关词语
- 1 曾经沧海
- 《曾经沧海》是由田昌晔作曲,杨哲作词,周深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2017年10月02日发行的专辑《那片星空那片海第二季 电视原声带》中。
- 2 曾参杀人
- 曾参杀人(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出自《战国策·秦策二》。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需特别谨慎地对待。
- 3 曾孙
- 曾孙是亲属称谓,拼音zēng sūn,是指儿子的孙子,或称孙子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孙。出自《左传·昭公七年》:“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史记·孝武本纪》:“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晋书·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
- 4 曾波
- 曾波,1972年生,男,博士,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生态学博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荷兰王国乌德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获生物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教授,2004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生态学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生态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三峡环境与生态》编委。
- 5 曾晖
- 曾晖是汉语词汇,读音zēng huī,解释为日光。
- 6 曾青
- 曾青又叫朴青(《石药尔雅》),层青(《造化指南》) 天然的硫酸铜。 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层状者。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或板状。通常呈粒状、肾状、散射状、土状等块体或被覆在其他铜矿之表面,呈深蓝色。条痕为浅篮色。光泽呈玻璃状、金刚石状或土状。半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
- 7 曾祖父
- 曾祖父亦称曾祖,指的是父亲的祖父(或称爷爷的父亲;或称父亲的爷爷),也就是“三世祖”。现在的汉语意思为祖父的父亲。父fù,即爸爸,是母亲的丈夫。父老,是对男性长辈的称呼,一国或一乡的长者。
- 8 曾华
- 曾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 9 曾城
- 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后汉书·张衡·思玄赋》:“登阆风之曾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李贤注引《淮南子》:“昆仑山有曾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
- 10 曾乔
- 高耸。曾,通“ 层 ”。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豫章》:“盘薄广结,捎瑟曾乔。”
- 11 曾大父
- 即曾祖父。
- 12 曾标
- 曾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ēng biāo,是指高标。比喻高尚的风姿。
- 13 曾几何时
- 曾几何时,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éng jǐ hé shí,释义指才过了没多少时间,即时间没过多久。出自宋·赵彦端的《介庵词·新荷叶》、宋·王安石的《祭盛侍郎文》。
- 14 无曾
- 无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ú zēng,是指犹不曾,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