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柝读音
击柝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引证解释
⒈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引《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
唐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
《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宋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 蜀民尚怀击柝之惴。”
明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
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国语词典
巡夜时敲打梆子以相警戒。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击柝
击柝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打更
击柝造句
- 报摊亭主犹如“抱关击柝”的更夫,看起来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他们为报刊守护读者之关口。
- 是以居则重门击柝以戒不虞,行则清道案节以养威严,盖所以存万安之福,镇四海之心。
- 宝玉无以为家,至沦于击柝之流。
- 古之仕者不穑,田者不渔,抱关击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尽物。如此,则愚智同功,不相倾也。
- 《易经》说了,“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是也。
- 谋克以下的称谓分别是蒲里衍。
- 一虎地行进营,只见四个番军,提了灯火,敲锣击柝,走近前来。
- 每夜有数人击柝,声琅琅彻晓;其转更攒点,一一与谯鼓相应。
- 既兴燔黍擗豚,坯饮窊樽,蒉桴土鼓,火化之利,丝麻之益,范金合土,大壮宫室,重门击柝,户牖庖厨,以炮以烹,以煮以炙,养生送死,以事鬼神。
- 他胸怀大志,怎肯老当抱关击柝的人。
击柝相关词语
- 1 击溃
- 击溃,指打垮;攻打使溃散。如:第25师被击溃。
- 2 击节
- 释义:1、指打拍子。2、后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诗、文或艺术等的赞赏。3、谓出使。
- 3 击壤歌
- 《击壤歌》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这首歌谣用极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了生动的田园风景诗。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这是他们怡然于简朴生活的自足的歌声,展现出了农耕时代上古先民的幸福生活场景,诠释出原始的自由安闲和自给自足的简单快乐。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文字流畅。四言的写作形式,为诗歌增添了一种长短抑扬的韵致。最后一句点明题旨,这自然顺生的生存方式和其乐自得的生活,又何须外力的干涉和帝王的管理指导。
- 4 击壤
- 《辞源》释击壤为“古游戏名”,一般认为是古代的一种投掷类游戏。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是说远古帝尧时代,有“年五十”的老者在路上做击壤游戏。有个“观者”说:“真好哇!如果没有尧的恩德,哪有这般闲情来击壤呢?”对这番议论老者却不以为然,说我太阳出来起床劳动,太阳落山回家休息,打井有水喝,种地有粮吃,闲暇时玩玩击壤,与尧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关于击壤活动的最早记载。
- 5 击瓮
- (2).指 宋 司马光 幼时击破大瓮救小儿之事。参见“ 击瓮图 ”。
- 6 击鼓催花
- 击鼓催花,读音jī ɡǔ cuī huā,汉语词语,用作酒令,亦用作游戏。
- 7 击楫
- 击楫,亦作“ 击檝 ”。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 8 击排冒没
- 击排冒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ī pái mào mò,解释是指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
- 9 击石拊石
- 敲打石磬。
- 10 击筑
- “筑”是一种乐器,正确读音[zhù](第四声),击筑”源于《战国策.燕策》。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形似筝,有十三条弦,弦下边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筑在战国时代是一种很流行的乐器。
- 11 击楫中流
- 击楫中流: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
- 12 击球
- 击球是参加运动的人用球拍、球棒、球杆或者手击打球体的动作。
- 13 击缶
- 击缶亦作“ 击缻 ”。“缶”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 14 回击
- 回击,指受敌人攻击后,反过来攻击对方,也指给予对方语言上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