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读音
山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东
(1) 中国东部沿海的省,简称鲁。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 万(1990),省会济南。山东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居 全国前列,烟台苹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胜利油田及由此发展的石油化工在国内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黄金产地
英
引证解释
⒈ 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⒉ 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引《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於函谷关以害山东矣。”
南朝宋鲍照《数诗》:“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
唐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元来不读书。”
《三国演义》第四回:“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 山东非公有也。”
⒊ 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引《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 晋兵先下山东。”
唐杜甫《洗兵行》:“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仇兆鳌注:“山东, 河北也。 安禄山反,先陷河北诸郡。”
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三》:“《义儿李存孝传》:晋已得泽潞,岁出山东,与孟方立争邢、洛、磁。《死事·张源德传》:晋已先下全燕,而镇定皆附于晋,自河以北、 山以东皆归晋。此‘山东’谓太行山之东,即以河北为山东也。”
⒋ 汉时称古齐鲁地区。
引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山东》:“汉时亦有称齐鲁为山东者,如《酷吏传》:‘御史大夫宏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 寧成为济南都尉。’《儒林传》:‘ 伏生教齐鲁之间,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 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则齐鲁之号‘山东’,非无因矣。”
⒌ 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 唐属河南河北道, 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国语词典
省名。参见「山东省」条。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山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山东造句
- 那天我太幸运了,在山东蓬莱用摄像机拍到了海市蜃楼的影像。
- 自古以来,山东省梁山就盘龙卧虎,世代出英才。
- 我的故乡是山东,我的事业在重庆。
- 这些来自山东的商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命富贵。
- 读了鲁迅先生的《在仙台》我才知道,所谓“胶菜”原来就是山东大白菜。
- 回到山东在帮你想。
- 山东高考现场,考场外家长迫不及待。
- 日本的图谋比较现实和具体,它对欧洲的争夺没有胃口,而只想把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变成自己的既得利益,巩固在中国扩张的地位。
- 山东的农民兄弟也自发地不远千里冒着艰难险阻赶来了。
- 这些散文写得风格秀丽,如美女簪花,没想到作者竟是个山东大汉!
山东相关词语
- 1 山岗
- 笔名,原名李岗,1954年8月27日,出生在青岛胶南王台镇。
- 2 山重水复
- 山重水复,读音shān chóng shuǐ fù,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出自《游山西村》。
- 3 山人
- 释义:一般指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又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谦称;旧时以修身,悟道,一般不与世俗人来往,选择在山水美好之地参悟自然、宇宙规律之人;还有以易经、卜卦、八卦、风水、数理、五行算命为职业的人,也称“山人”。这词条多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和文人墨客的别号中,与世俗少争议而自己称“山人”名中。
- 4 山岭
- 山岭指连绵的高山。亦泛指山岳。
- 5 山壑
- 解释为山谷。
- 6 山明水秀
- 山明水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míng shuǐ xiù,形容风景优美。出自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
- 7 山穷水尽
- 山穷水尽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ān qióng shuǐ jìn,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出自宋·陆游《游山西村》。
- 8 山陵崩
- 山陵崩,词语,比喻帝王的死亡,或者称呼当权者。
- 9 山谷
- 山谷,指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见《吕氏春秋·谨听》:“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於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
- 10 山颠
- 释义:山的顶部,山顶。
- 11 山节藻棁
- 山节藻棁,读音shān jié zǎo zhuō ,汉语成语,意思是古代天子的庙饰,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出自《礼记·明堂位》。
- 12 山藥
-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 13 山藷
- 薯蓣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薯蓣》﹝释名﹞引 苏颂 曰:“ 江 闽 人单呼为藷,亦曰山藷。”
- 14 山东快书
- 自赵震以后,又出现高元钧、杨立德和刘司昌等名家,他们推动了山东快书艺术的发展。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