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读音
功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功名
(1)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功业和名声。
引《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成玄英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
《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宋岳飞《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续范亭《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
⒉ 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巴金《家》十三:“他从前怎样苦学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
国语词典
功业、名声。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功名
功名造句
- 一时的虚荣能毁掉一生的功名。
-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
- 一事当前,只要先抛弃了个人的功名利禄,那么事情就一定能办好。
- 我家祖祖辈辈都读书,长期以来却没有成就功名,而儿子的成功,却是可以盼到的。
- 功名若及鸱夷子,必拟将舟泛洞庭。
- 他从不计较功名利禄,淡泊明志,潜心于科学事业。
-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 在封建科举制度下,许多人都幻想以十年寒窗之苦,换取功名利禄。
- 古人十载寒窗是为了争取功名,我们刻苦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建设祖国,二者目的完全不同。
- 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功名相关词语
- 1 功效
- 指一个行动所获得的预期结果或者成效。
- 2 功曹
- 功曹,古代官职,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秦代即有此官职,如沛县功曹,姓萧名何,与邦同乡,熟谙法律。)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东汉各州亦有功曹,而名称略有变更。属司隶校尉者称功曹从事,下设门功曹书佐等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其他的功曹从事改称治中从事(见“治中”),属员仍称功曹书佐。历代沿置。两晋、南北朝多改称西曹,也有并设西曹、功曹,官名有功曹从事、功曹史、西曹书佐、西曹参军等。北齐州府有功曹参军事,郡守的属官称功曹。隋炀帝废州置郡,改功曹为书佐。唐在王府、都督府等设功曹参军事诸州称司功参军事。功曹权力,在汉代最盛。郡之功曹,除人事外,常能与闻一郡政务。司隶校尉之功曹从事亦然,实为长官助理。魏、晋起,功曹仅理本署之事。
- 3 功德
- 语出《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 4 功绩
- 释义:指功业与劳绩。
- 5 功劳
- 功劳,指(人)对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超越了平凡的劳动称其为“功劳”。语出《管子·明法解》:“乱主不察臣之功劳,誉众者则赏之。”
- 6 功成名遂
- 功成名遂是一个词语,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suì;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 7 功利主义
- 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在中国,战国时思想家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思想家叶适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惟言功利和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
- 8 功高不赏
- 功高不赏,读音gōng gāo bù shǎng,成语,形容功劳之大, 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 9 功名利禄
- 功名利禄是一个词语,拼音gōng míng lì lù,指名利地位。
- 10 功德圆满
- 功德圆满是一个成语,读音是gōng dé yuán mǎn,意思是①原为佛教语。指法令、善事等完满结束。②泛指祭祀、打醮等事圆满完成。③指某件事情已经结束或完成。
- 11 功臣
- 释义:1、君主时代称有功之臣2、 唐 、 宋 、 明 三代赐给有功之臣的名号。3. 指对某人某事有贡献的人。4. 特指对革命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5.有功的臣子泛指对某项事业有特殊功劳的人。
- 12 功力
- ”功力,gōng lì,①功效②功夫和力量,多指在技艺或学术上的造诣:书法很有功力。
- 13 功败垂成
- 功败垂成,成语,意思是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出自《三国志·杨阜传》:“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最早的历史事件为春秋战国时期,晋阳之战中,智氏在获胜前夜因韩魏突然倒戈,兵败如山倒,被韩、赵、魏灭族。
- 14 功亏一篑
- 功亏一篑是一个成语,拼音是gōng kuī yī kuì,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