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盘读音
铜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见:铜槃 ,铜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铜槃”。 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
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
《后汉书·左慈传》:“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鐘以为日也。”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宣德铜盘》:“曾宾谷方伯藏宣德铜盘,方径三寸五分,内刻御製《锦堂春》词。”
⒉ 即铜钹。参见“铜鈸”。
引《通典·乐四》:“铜鈸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
⒊ 指烛台。
引唐杜甫《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仇兆鳌注:“铜盘,烛臺也。”
清吴伟业《行路难》诗之二:“金吾之威不能禁,铁柱倒塌铜盘倾。”
⒋ 见“铜盘重肉”。銅槃: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
⒌ 即铜钹。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铜盘
铜盘造句
- 院子里得一扇门外放着装满天竺葵的几个罐子,另一扇门外摆着晾有西瓜子的铜盘。
- 那白塔高耸入云,体形独特,气势宏伟,体圆足小,身大顶尖,形若银钟倒置,顶覆铜盘,盘上立一小塔。
-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 这位手中拿着精致的紫檀木小槌,敲打着黄铜盘的老爷子,就是现在北京唯一一个会鬃人制作手艺的白大成老先生,人称鬃人白。
-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郊野,极像一只被擦亮的铜盘。
- 这伏羲八卦盘果然奥妙无穷,骨戒三十六天的秘密,也的确都隐藏在这一个掌大铜盘之中。
铜盘相关词语
- 1 铜雀妓
- 铜雀妓,是指曹操的歌舞伎;也是古乐府曲调名,南朝齐谢朓﹑梁何逊、唐王勃、高适等诗人均有《铜雀妓》诗,均为怀古咏史之作。
- 2 铜圆
- “光绪元宝”当时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当今社会收藏分别以铸造年代不同为区别,以铸造地不同为区别进行收藏。
- 3 铜浇铁铸
- 铜浇铁铸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jiāo tiě zhù,形容体格非常强壮。
- 4 铜绿
- 铜绿,中药名。异名:铜青、生绿。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碱式碳酸铜。铜绿主产于河北,其他地区也有生产,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销售。具有退翳,祛腐敛疮,杀虫,吐风痰之功效。主治目翳,烂弦风眼,痈疽肿痛,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疮,顽癣,痔漏,风痰卒中。
- 5 铜镜反应
- 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氢氧化铜,再加入酒石酸钾钠,配制成斐林试剂,如果加入甲醛能将其还原,就有红色单质铜沉淀产生,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铜镜。一般用反应检验醛基的存在。若改用乙醛,葡萄糖等其他物质,其还原能力比甲醛弱,不能得到铜镜,只能得到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此外,铜镜反应必须“见好就收”,否则生成的氢气会破坏铜镜。
- 6 铜爵妓
- 在汉末纷争的时代,曹操逐鹿中原,饮马江汉,横槊赋诗,文韬武略,堪称“一世之雄”。但于临终之时,却恋恋于生时的声色之奉,不甘心就此撒手而去,故于《遗令》中一再叮嘱:“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这一举动在古代帝王中可谓绝无仅有,其不恤生者、惟念一己的帝王淫威足以令人惊叹不置。这一悲剧性的主题也牵动了后世不少骚人词客的恻隐之心、沧桑之感,纷纷形诸篇咏,江淹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 7 铜竟
- (1) 古代铜制的照面用具。一般作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历代曾有各种形状和图案的铜竟。清代以后逐渐为玻璃镜所代替 英 bronze mirror
- 8 铜梁
- 1.产铜的山。 2.山名。在四川省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
- 9 铜虎
- 铜虎:美国DC漫画旗下超级反派
- 10 铜靛
- 铜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ng diàn ,是指矿物名。呈细薄片状,性脆,稍具弹性。
- 11 铜吊
- 《花城》1981年第5期:“拿铜吊去灌一壶水炖上!”
- 12 铜狄
- 铜铸之人。即“铜人”,亦称“金人”。古多铸以置于宫庙间,或铭文其上。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三,谓咸阳宫有铜人十二,坐皆高三尺。据《孔子家语·观周》称:后稷庙右阶前有金人,背有铭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谓秦始皇销天下兵,铸金人十二,重各千石。
- 13 铜头铁臂
- 形容人勇猛强悍。同“铜头铁额”。
- 14 铜台
- 铜台,拼音tóng tái,出处 唐 张说 《邺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