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法读音
敕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整饬法令。
引证解释
⒈ 整饬法令。
引晋葛洪《抱朴子·用刑》:“《易》称明罚敕法,《书》有哀矜折狱,爵人於朝,刑人於市,有自来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故授官选贤,则义炳重离之辉……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詔策之大略也。”
国语词典
修饬法令。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敕法
敕法相关词语
- 1 敕牓
- 敕牓,拼音是chì bǎ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皇帝赐给寺院的门榜。
- 2 敕教
- 《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招乃还坐,为峭王等说成败之效,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辞辽东之使,罢所严骑。”
- 3 敕目
- 任命官员的名单。唐·杜甫有《秦州见敕目薛三琚授司议郎》诗。仇兆鳌注引朱鹤龄 曰:“敕目,除官目次也。”
- 4 敕始毖终
- 《敕始毖终》的正确读音为:chì shǐ bì zhōng,解释为:自始至终警饬谨慎。出自清·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凡综理彭氏家政七十余年,敕始毖终,内外秩秩。
- 5 敕宪
- 敕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ì xiàn,是指教令。
- 6 敕条
- 敕条,拼音是chì tiáo,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朝廷所颁列的法律条款。
- 7 敕警
- 敕警,拼音是chì jǐng,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警戒。
- 8 敕格
- 敕格,读音为chì gé,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朝廷颁定的律法。
- 9 敕甲
- 五代 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
- 10 敕号
- 敕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chì hào,含义是帝王颁赐称号。
- 11 笞法
- 施行笞刑的法规。《汉书·景帝纪》:“﹝ 景帝 ﹞诏有司减笞法,定箠令。”
- 12 鍉针疗法
- 用鍉针按压经络穴位表面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鍉针为古代九针之一,长约3~4寸,现多用粗钢丝制成(也有用硬木或骨质材料制成者),针头钝圆如黍粟,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
- 13 敕画
- 【出处】:《新唐书·宦者传下·张彦弘》:“时公卿皆在长安,数日不闻朝廷敕画。”
- 14 敕黄
- 敕书。用黄纸书写,故名。 宋 洪迈 《容斋五笔·近世文物之殊》:“ 绍兴 十二年壬戌,予寓 南山 浄慈 ,待词科试,见省试官联骑,公服戴帽,不加披衫。每一员以亲事官一人执敕黄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