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武读音
踵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踵武
(1) 踩着前人的足迹走,比喻效法或继承前人的事业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
引《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王逸注:“踵,继也。武,跡也。”
唐刘知几《史通·鉴识》:“逮《史》、《汉》继作,踵武相承。”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自序》:“近代学人虽復力求踵武,亦步亦趋,然谨严审核,未能逮也。”
国语词典
跟著前人的足迹走。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踵武
踵武造句
- 四相三王,齐名踵武,千年得一,相继风声,符命所钟,有自来矣。
- 古越名邦,斯文在焉;盛世韶年,花事兴焉!市府修文,君子从之!踵武前贤兮追芳意,邀集时彦兮共绘事。
- 率尔踵武,代有其事,布在方策,可得而言。
- 尔乃轻躬殉主,以身许国,实追踪于往彦,信踵武于前修。
- 而作者本人也以“但亦惟在此寂寞中能踵武前贤为己之学,而后为天下之学”自期自励。
- 革晦以明,积代同轨,百王踵武,咸由此则。
- 人有魂方能蹈励奋发,锻就铮铮铁骨;校有魂方能踵武前贤,传承千载文明。
- 昔因世季,龙翔汉、沔,夷凶剪乱,克雪家怨,然后踵武前王,光宅江表,宪章文、武,祖述尧、舜。
- 本着踵武前贤的心态,他穷尽十年时光为《资治通鉴》写了一部令自己满意的续纪。
- 周氏始自后稷,而公刘克笃前烈,太王肇基王迹,文王光昭前绪,武王克平殷乱,成王、周公化至太平,诵美盛德,踵武相继。
踵武相关词语
- 1 踵武前贤
- 踵武前贤,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ǒng wǔ qián xián,是指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2 踵见
- 踵见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屡次觐见。
- 3 踵谢
- 踵谢,读音是zhǒng xiè,是汉语词语,意思为登门道谢。
- 4 踵蹑
- 相继,接连。 宋 叶适 《郑景元墓志铭》:“故事,第四人与上三人踵蹑以进,累日月皆至卿相, 景元 耻自言,故甘为选人。”
- 5 踵息
- 踵息,汉语词语,指凭脚后跟呼吸,出自《庄子·大宗师》。
- 6 踵迹
- 亦作“ 踵迹 ”。 犹继承。《楚辞·刘向》:“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王逸 注:“言思正我行,令之如玉,不匿瑕恶,以承述先王正治之法,继续其业而大之也。”《五灯会元·洞山价禅师法嗣·洞山道全禅师》:“暨 洞山 圆寂,众请踵迹住持。”
- 7 踵迹相接
- 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出自清·昭梿《啸亭杂录·梁提督》:“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迹相接,攀钉而上。”
- 8 踵决
- 指鞋跟破裂,形容贫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緼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成玄英 疏:“履败纳之而跟后决也。” 汉 刘向 《新序·节士》:“原宪冠桑叶冠,杖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袵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丁前溪》:“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 9 踵步
- 踵步,读音zhǒng bù ,是汉语词汇,比喻继承仿摹前人。
- 10 踵武相接
- 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出 处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 11 踵行
- 踵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ǒng xíng,基本意思是仿照实行。
- 12 踵趾相接
- 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出 处 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 13 忠武郎
- 忠武郎:拼音 (zhōng wǔ láng) ,北宋末年官职。为武散官加封的无实权官位,亦可为战死将领追封此官位。
- 14 忠武
- 谥号制度里一个称号,‘忠武’二字被视为最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