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验读音
案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查询验证。
引证解释
⒈ 查询验证。
引《史记·李斯列传》:“﹝二世﹞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
《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吏民以巫蛊相告言者,案验多不实。”
清戴名世《诰封光禄大夫同知张公墓志铭》:“浙人之逃匿山泽者多相聚为乱,死者不可胜数,且互相告訐,无辜者往往被罗织。公案验得实,即释之,所全活者甚众。”
国语词典
考验其事,而治其罪。《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汉书.卷七四.丙吉传》:「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也作「按验」。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案验
案验造句
- 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 有司案验,不如王言,劾齐诬罔,大不敬,请系治。
- 或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仪同三司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三司祁绪等谋反,下有司案验,奏谐谋令祁绪勒党项兵断巴、蜀。
- 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僭为玉匣;穆下郡案验,吏畏其严,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
- 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 命骆俊为督邮,掌管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
- 弯联大校花案验出凶嫌皮屑其父劝要念佛忏悔。
- 坛壝蕝之内忽有车轨之辙,案验,傍无人迹,不知车所从来。
案验相关词语
- 1 案椟
- 案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àn dú ,是指案卷。
- 2 案犯
- 经司法机关批准逮捕的人或刑事法庭上被控告而尚未判定有罪的人;作案的人。
- 3 案节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案节未舒,即陵狡兽。”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案辔徐行得节,故曰案节。” 南朝 宋 颜延之 《郊祀歌》之二:“月御案节,星驱扶轮。”
- 4 案据
- 案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àn jù,是指案据。
- 5 案卷
-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并放入卷夹、卷皮的档案保管单位,也是全宗内档案系统排列、编目和统计的基本单位。
- 6 案首
- 古代在考试中的专用名词,指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凡名列第一者,称为案首,亦有红案之称。
- 7 案治
- 案治,拼音àn zhì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查办。
- 8 案吏
- 谓惩办下属官吏。《汉书·丙吉传》:“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吉 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 吉 ,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 吉 始。” 唐 杜牧 《上白相公启》:“ 邴吉 陋案吏於公庭, 袁安 不锢人於圣代。”àn lì ㄢˋ ㄌㄧˋ
- 9 案剧
- 《后汉书·循吏传·卫飒》:“ 建武 二年,辟大司徒 邓禹 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 襄城 令。”
- 10 案发
- 案发,案件的发生、暴露和确认的状态,某一个时间节点。
- 11 案典
- 《全唐诗》卷八七八载《两京童谣》:“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 12 案问
- 案问,汉语词语,拼音是àn wèn,释义是审问。
- 13 案行
- 案行,汉语词汇,常见于文言文,意为按次序排列成行;也指官员巡视。
- 14 案头
- (2)指案头工作。案头工作:指导演、演员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