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録读音
语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录
(1) 言论的记录或摘录
英
引证解释
⒈ 文体名。某人或多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
引唐刘知几《史通·书志》:“作者犹广之以《拾遗》,加之以《语録》。”
《旧唐书·经籍志上》有孔思尚《宋齐语録》十卷。 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一:“尝记东坡自言,少年时,与其父并弟同读富郑公《使北语録》。”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语录》:“佛书初入中国,曰经、曰律、曰论,无所谓语録也。 达磨西来,自称‘教外别传直指心印’。数传以后,其徒日众,而语録兴焉。支离鄙俚之言,奉为鸿宝,併佛所説之经典,亦束之高阁矣。”
⒉ 宋儒讲学,门徒记录当时言辞,亦称语录。据《宋史·艺文志四》所载,有程颐、刘安世、谢良佐、张九成、尹惇、朱熹诸家语录。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宋倪思有《重明节馆伴语録》。
国语词典
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佛家祖师说法时,僧徒直接记载问答口语,以白话叙述,不加文饰,称为「语录」。后宋代儒者讲学,门人弟子所记下的语言笔录,也称为「语录」,如《朱子语录》。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语録
语録相关词语
- 1 语令
- 指酒令。 唐 元稹 《黄明府》诗序:“小年曾於 解县 连月饮酒,予常为觥録事。曾於 窦少府 厅中,有一人后至,频犯语令,连飞十二觥,不胜其困,逃席而去。”
- 2 语感
-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 3 语铃
- 挂在塔檐上的风铃,风吹后能丁当作响,故称。 傅尃 《金山旧耸江心今南接陆可徒往》诗:“寺里山依危磴出,风前塔尚语铃悬。”
- 4 语嘿
- 1.谓说话或沉默。 2.喻指出仕或隐居。
- 5 语病
- 语病是指语文中措词失当或不合逻辑的毛病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谏必以章疏,无有用稿草之理。”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 休文 ‘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当句自犯,尤为语病。” 鲁迅 《热风·估》:“《渔丈人行》的起首道:‘ 楚王 无道杀 伍奢 ,覆巢之下无完家。’这‘无完家’虽比‘无完卵’新奇,但未免颇有语病。”
- 6 语涩
- 说话艰难,不流利。《太平广记》卷一八○引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苗缵》:“ 苗粲 子 纘 应擧,而 粲 以中风语涩,而心绪至切。”
- 7 语云
- 语云(yùyú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常言道,出自《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言》。
- 8 语境
- (1) 语言环境。话语或文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 英 context
- 9 语论
- 说话;谈论。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将逝之夕,逆知其论,语论自若,精神不衰。”《天雨花》第四回:“起身走到前堂去,儿媳相陪坐语论。”
- 10 语语
- 语语,汉语词语,拼音是yǔ yǔ,释义是笑语,出自《诗·大雅·公刘》。
- 11 语戏
- 语戏为汉语词语,读音为yǔ xì ,解释为谈笑嬉戏。
- 12 语转
- 语音转变。《方言》第三“苏、芥,草也”晋郭璞注:“《汉书》曰:‘樵苏而爨’,苏犹芦,语转也。”《方言》第五“杷,宋魏之间谓之渠挐,或谓之渠疏”晋郭璞注:“语转也。”
- 13 语穽
- 语言的陷坑。
- 14 语谕
- 语谕,读音为yǔ yù,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太平天囯 后期特爵诸王嗣君以外各子所出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