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国读音
东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
2.东部地区。春秋时指楚国东部的锺离、巢、州来等地。
3.指东都洛阳。国,都城。
4.犹东方。指亚洲。一说,指中国。
2.东部地区。春秋时指楚国东部的锺离、巢、州来等地。
3.指东都洛阳。国,都城。
4.犹东方。指亚洲。一说,指中国。
引证解释
⒈ 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
引《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踰诸夏而图东国。”
韦昭注:“东国, 徐夷吴越。”
《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东国以与齐,而秦出楚怀王以为和。”
张守节正义:“东国, 齐、徐夷。”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
李善注:“东国,谓鲁也。”
近代多指中国以东的日本、朝鲜等国。 清王韬《<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八·朝鲜采风录》:“命一等侍卫狼曋,颁孝昭皇后尊謚于朝鲜,因令采东国诗归奏。”
⒉ 东部地区。 春秋时指楚国东部的锺离、巢、州来等地。
引《左传·昭公四年》:“然丹城州来。东国水,不可以城, 彭生罢赖之师。”
杨伯峻注:“楚以东部地区为东国, 钟离、巢、州来以及赖皆东国地邑。”
⒊ 指东都洛阳。国,都城。
引《书·康诰》:“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洛。”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唐卢照邻《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
明何景明《寡妇赋》:“从子遨游,涉江湘兮;改辙东国,逾河梁兮。”
⒋ 犹东方。指亚洲。一说,指中国。
引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东国
东国 (汉语词语)
东国相关词语
- 1 东谷
- 东谷,俨然是个别墅博览会,至今仍保留着美、英、法、德、俄、芬兰、荷兰、奥地利、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风格不同的别墅。民国时期,有相当多的文武官员在庐山也建有式样各异的别墅,其中当属蒋介石夫妇的“美庐”别墅最具特色,这些各具特色的建筑,至今依然风采如初。
- 2 东经
- 东经是东经度的简称。自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度量的经度,叫东经度,简称 “东经”。符号“E”
- 3 东华门
- 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
- 4 东箭
- 东箭,拼音dōng jiàn,出自《晋书·王舒虞潭顾众等传赞》。
- 5 东郊
- 东郊,dōng jīaoㄉㄨㄙㄐㄧㄠ,特指其东都王城以东的郊外。
- 6 东江
- (1) 珠江的支流,发源于江西,在虎门入海,干流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 英 Dongjiang River
- 7 东京梦华录
- 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 8 东观续史
- 拼释 义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9 东倒西欹
- 同“ 东倒西歪 ”。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三折:“行不动,山岩下歇息;立不住,东倒西欹。”
- 10 东濒
- dōnɡ bīn
- 11 东波
- 东波是一个词语,读音dōng bō,指向东流逝之水。比喻匆匆消逝的时光。
- 12 东冲西撞
- 出处 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 13 东格陵兰寒流
- 东格陵兰寒流是发源于北冰洋,沿格陵兰岛的东海岸向南流动的一支寒流。
- 14 东宫三师
- 东宫三师是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通称。从一品官。辅导皇太子的官员,一般以位高望重的大臣兼任,亦有专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