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读音
武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 北宋庆历三年正式设置,数月即废。 熙宁五年复置, 南宋及明代因之。参阅《宋史·职官志五》、 清顾炎武《日知录·武学》。
引《水浒传》第一百回:“次日,临幸武学,百官先集, 蔡京于座上谈兵,众皆拱听。”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自此太学,武学、宗学三处秀才,恨入骨髓。”
国语词典
古代军事学校。宋神宗置武学,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教学子研习诸家兵法。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武学
武学造句
- 为了追求更高的武学,我游历天下名山胜水,尝试千般生活。
- 这是军队高级武学,拈花摘叶!速度极快,以他的实力,就算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国家时代使用的枪子弹,都可以凭借这一手功法从空中拿捏下来。
- 鱼龙百变,虽然不算是什么顶级的武学,但是也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得到的。
- 欧阳克说服西毒欧阳锋带他前往中原,所为的自然不是到少林烧香拜佛了,其目的不言而喻,当然是为了少林。
- 他不愿贸然伤人,只想擒住这少年,因此这一拿既快且准,有如星驰电掣,实是他生平武学的力作,料想这少年必然是手到擒来。
- 渡元禅师上得华山,岳蔡二人对他好生相敬,承认私阅《葵花宝典》,一面深致歉意,一面却以经中所载武学向他请教。
- 江湖中人只知道慕容世家精通众家武功,武学渊博,才能够达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可是怎么知道斗转的精妙呢?
- 一个平凡的少年,家族惨遭毁灭,武学路上,一路艰辛,尝尽了人性的奸诈,故人的奸滑,却始终不弃那份人间的真性情。
- 张师过谦了,自小涛这孩子拜你为师后,他在武学上的进步,我每天都能看在眼里,所以对于张师的修为,我是心知肚明。
- 但无奈,杜预的武学天赋实在太差,最终得到了田伯光的八字考语骨骼清奇,天赋异禀。
武学相关词语
- 1 武舞
- 武舞早期出现于公元前10世纪,西周时期常被作为一种搏杀技术。六代舞雅舞的一种,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21世纪李城鑫主张将武术套路动作融于现代舞蹈形成新艺术,结合百家武术与百家舞蹈以实战技能为巅峰。
- 2 武行
- 武行是有导演剧组专门挑选的演员,武行演员工资500元至3000元一天,明星替身武行演员可以达到几千至几万元一天,根据分析,武行演员经常被摔、被打受伤率50%,严重者可能失去劳动能力。
- 3 武童
- 明清时应武科生员之试者,称"武童"。亦省称"武童"。
- 4 武戏
- 武戏,一是指古代球鞠、骑射、手搏角力等游戏。二是指以武功为主的戏。与“文戏”相对的意思。
- 5 武卫
- 2016年9月,武卫在《财富》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女性中排32名。
- 6 鹦鹉学舌
- 鹦鹉学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g wǔ xué shé,意思指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 7 鹦鹉学语
- 鹦鹉学语,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 8 习学
- 颜元(1635-1704),博野县北杨村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 9 习武
- 习武,读音为xí wǔ,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练习武事;练习武艺。
- 10 不媿下学
- 不媿下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ù kuì xià xué,意思是犹言不耻下问。
- 11 不愧下学
- 不愧下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ù kuì xià xué,意思是指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 12 稷下学士
- 词语分开解释:稷下 : 1.指战国齐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齐威王﹑宣王曾在此建学宫以官学黄老之学为主体﹐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 13 武状元
- 武状元就是在封建社会中,武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选拔出来的或者经皇帝认定的第一名,或者称为一甲一名武进士,这就是武状元。自古以来,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存在着文治武功。人们已经习惯于一方面“以文教佐天下”也就是叫教化民众,维护社会太平;另一方面“以武功戡祸乱”也就是保护国家安定、巩固国家政权。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 14 武装力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