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述读音
祖述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祖述
(1) 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英
引证解释
⒈ 效法;仿效。
引《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后汉书·张衡传》:“光武善讖,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復先谁?”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古人门户各自标新,亦各有所祖述。”
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所以后来,艺术遂见衰落,而祖述法国色彩画家绥珊的一派兴。”
⒉ 阐述;发扬。 《汉书·司马迁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引宣帝时, 迁外孙平通侯杨惲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唐黄滔《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岂非祖述圣明,披陈道德,以王者为天下之大,域中之式。”
宋范仲淹《<赋林衡鉴>序》:“可歌可謡,以条以贯,或祖述王道,或褒赞国风。”
许嘉璐《<说文解字通论>序》:“陆宗达先生早年追随季刚先生,升堂入室,得其真谛。 《说文解字通论》一书,就集中体现了先生祖述章黄学说的部分重要成果。”
国语词典
宗奉、效法古人的所作所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祖述
祖述造句
- 而辽金旧俗一度成为连接“礼”与“俗”的桥梁,祖述大金使满族在接受国家典章制度时有一种归属感,减少了推行典章制度的阻力。
- 他这种做法其实也只不过是祖述前人罢了。
- 王泽下衰,文武将坠,尼父挺生,海岳标异。祖述宪章,有德无位。
- 中国的奴隶主义,大约始于夏朝,到了战国时期,巳开始"礼崩乐坏",但儒家等还抱着"先王"不放,动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要开历史倒车。
- 王朴拍了拍脑门,对常延龄和李祖述道,走,看看去。
-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 仲尼祖述尧舜,夫伊尹之乐,促尼之祖述,其与知闻知者抑有同异欤?请究其说。
- 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经之中,留意於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非尧舜之言,不敢陈于王前”。
- 他祖述了前人的理论,同时结合了新时代的精神。
祖述相关词语
- 1 祖武
- 谓先人的遗迹、事业。
- 2 祖道
-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 3 祖鞭
- 祖鞭,喻先着,先手。今表勤奋、争先之意。出自《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 4 祖帐
- 祖帐,读音为zǔ zhànɡ,是汉语词语,意思是道旁设帐饯行。
- 5 祖逖鞭
-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
- 6 祖爷爷
- 祖爷爷,读音为zǔ yé ye,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对爷爷的父亲的尊称。
- 7 祖妣
- 祖妣zǔ bǐ,汉语词语,释义为男女祖先。已故祖母。
- 8 祖衣
- 祖衣为佛教语,指僧人的礼服,是比丘三衣之一。
- 9 祖茔
- 祖茔是汉语词语,是指坟墓,坟地。
- 10 祖宗三代
- 祖宗三代是一个汉语词语,泛指祖宗上辈。常用于骂人或表示鄙夷的场合。
- 11 祖祢
- 祖祢: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 12 祖師
- 祖师,原指华夏祖宗创立某种学说或创造某种技艺而为众师法的人。后指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又指创立某种学说或创造某种技艺而为众师法的人,同时也用于帮会的创始人。如今泛指各行各业创始者。
- 13 祖饯
- 祖饯:zǔ jiàn (ㄗㄨˇ ㄐㄧㄢˋ )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义同“祖道”。
- 14 祖龙浮海
- 传说 秦始皇 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 始皇 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 始皇 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 始皇 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