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面读音
黥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于面额上刺字
2.在脸上刺字、涂墨。古代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
2.在脸上刺字、涂墨。古代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
引证解释
⒈ 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1)古代的一种风俗。 《汉书·匈奴传上》:“匈奴法, 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
引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入庐。”
《后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
(2)古代的一种肉刑。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宋洪迈《容斋四笔·国初救弊》:“建州民二人,本田家客户,尝於主家塘内,以锥刺得鱼一斤半,并杖脊,黥面,送闕下。”
明沉德符《野获编·谐谑·借蟹讥权贵》:“宋朱勔横於吴中,时有士人咏讥之,中联云:‘水清詎免双螯黑,秋老难逃一背红。’盖勔少曾犯法,鞭背黥面,故以此嘲。”
(3)古代兵制之一。在士兵脸上刺字,防止士兵逃跑。 宋苏洵《兵制》:“及於五代,燕帅刘守光,又从而为之黥面涅手之制。”
国语词典
在脸上刺字、涂墨。古代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黥面
黥面相关词语
- 1 黥军
- 黥军,拼音是qíng jū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黥卒。
- 2 黥窜
- 犹刺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胡奕修 ﹞得其奸,奏之,黥窜 化州 ,籍没赀产,一方称快。”《宋史·郑戬传》:“ 长安 故都多豪恶, 戬 治之尚严,甚者至黥窜,人皆惕息。”
- 3 黥罪
- 黥刑之罪。《汉书·食货志下》:“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学规》:“又重则下自讼斋,则比之黥罪,自宿自处,同舍亦不敢过而问矣。”
- 4 黥文
- 黥文,汉语词语,拼音qíng wén,意思是面上所刺的字。
- 5 黥配
-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 6 黥隶
- 黥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íng lì,是指黥徒。
- 7 黥徒
- 【释义】受黥刑的犯人。引申泛指囚徒,罪犯。
- 8 黥阵
- 黥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íng zhèn,是指汉 黥布 所布的阵。
- 9 黥夫
- 受过黥刑的人。宋岳珂《桯史·沙世坚》:“一言轻发,横挑黥夫之辱。”
- 10 黥卒
- 黥卒,汉语词语,读音为qíng zú,意思为宋时在士兵脸上刺字,以防逃跑,故称。
- 11 黥首刖足
- 意思是刻额染墨,截断双脚
- 12 黥字
- 1、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2、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
- 13 黥墨
- 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汉 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汉 法所行黥墨之刑,存於古典。”
- 14 黥彭
- 黥彭,指:黥布 、 彭越。二人同为 汉 开国功臣,后均遭杀戮,故并称之。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将军目不知书,然性通晓,解文义,勇略亚于 黥彭 ,而功名不终,何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