迕犯读音
迕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冒犯。
引证解释
⒈ 冒犯。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狐笑曰:‘寄宿无妨,倘有小迕犯,幸勿介怀。’”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迕犯
迕犯相关词语
- 1 迕逆
- 迕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ǔ nì ,是指违逆;也引申谓对父母不孝。
- 2 迕辱
- 迕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ǔ rǔ,是犹侮辱。
- 3 迕拒
- 迕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ǔ jù,是指违逆;隔阂。
- 4 迕道
- 迕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ǔ dào,是指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
- 5 迕意
- 迕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ǔ yì ,是谓不顺心,不得意。
- 6 忤犯
- 忤犯,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触犯。
- 7 狎犯
-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 8 嫌疑犯
- 刑事诉讼中有犯罪嫌疑而未经证实的人。
- 9 嫌犯
- (1) 嫌疑犯 英 suspect
- 10 现行犯
- 现行犯,“非现行犯”的对称。是指正在预备犯罪或实行犯罪以及犯罪实施完毕后即时被发觉的犯罪。犯罪实施完毕后即时被发觉,一般是指犯罪人尚未脱离现场即被发现。这种意义上的现行犯,对于在刑法上认定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以及对人犯采取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有一定的意义。相对于历史上的犯罪而言,指现实中存在的犯罪。这种意义上的现行犯,对确定刑事政策有一定意义,各国刑法一般将现行犯作为刑法打击的重点。
- 11 胁从犯
- 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
- 12 刑事犯
- 刑事犯是在外国刑法理论中,与行政犯相对称。指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制裁的行为。就其违法性而言,是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合法权者的侵害,行为本身自然具有犯罪的性质,故又称自然犯。在中国,刑事犯有两种释义,一是通指所有的犯罪,一是单指反革命犯罪以外的其他刑事犯罪。一般通用后者。
- 13 迕指
- 迕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ǔ zhǐ,是指违背意旨。
- 14 迕物
- 迕物,犹忤物。触犯他人。《新唐书·于敖传》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