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瘥读音
札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意思是因疫疠、疾病而死。
引证解释
⒈ 因疫疠、疾病而死。
引《左传·昭公十九年》:“郑国不天,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昬,今又丧我先大夫偃。”
杜预注:“大死曰札,小疫曰瘥。”
孔颖达疏:“﹝札、瘥、夭、昬﹞揔説诸死,连言之耳。”
《晋书·简文三子传赞》:“帝子分封,婴此鞠凶。札瘥继及,祸难仍鐘。”
《旧唐书·文宗纪下》:“如闻诸道水旱害人,疾疫相继,宵旰罪己,兴寝疚怀。今长吏奏申,札瘥尤甚。”
元赵孟頫《题耕织图奉懿旨撰》诗之二三:“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羣情。”
明归有光《蠲贷呈子》:“当凶荒札瘥之餘,百姓嗷嗷,谓当以王命施惠,家赐户益之,犹不能济,而反从而浚削之,民命穷矣。”
章炳麟《訄书·辨乐》:“此虽朴鄙,其翕张俛仰,因阳气以达物,使民不啙窳札瘥,足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札瘥
札瘥相关词语
- 1 札饬
- 3.指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的训示公文。
- 2 札撒
- 札撒zhá sā ,蒙语的音译。意为法令。《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亦有"法律"﹑"条例"﹑"政治"等义。
- 3 札嘴
- 札嘴是汉语词汇,读音zházuǐ,意思是矛的枪头。
- 4 札诲
- 【引证解释】谓赐函教诲。旧时书信套语。《歧路灯》第八六回:“往者侄以侥幸联捷,曾由都门寄奉乡会朱卷四本,到今未获札诲。”
- 5 札文
- 即札付。
- 6 札尔
- 札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á ěr,是指俄沙皇。
- 7 札丧
- 因疫病死亡。《周礼·地官·司市》:“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 贾公彦 疏:“札谓疫病,丧谓死丧。” 唐 独孤及 《唐故太子宾客平原郡开国公张公遗爱碑颂》:“是岁也, 三吴 饥民相食,厉鬼出行,札丧毒痡, 淮 湖 之境,骼胔成岳。”
- 8 札抹
- 犹缠束。《西游记》第四三回:“好和尚,脱了褊衫,札抹了手脚,轮着降妖宝杖,扑的一声,分开水路,钻入波中。”
- 9 札字
- 犹便函。《儒林外史》第五三回:“ 陈木南 写了个札字,叫长随拿到国公府向 徐九公子 借了二百两银子。”
- 10 札疠
- 亦作“ 札疠 ”。 因瘟疫而死亡。《列子·汤问》:“土气和,亡札厉。” 殷敬顺 释文:“札厉,疫死也。” 宋 苏轼 《睡乡记》:“睡乡之境……其土平夷广大,无东西南北;其人安恬舒适,无疾痛札疠。” 宋 秦观 《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吾州更饥歉札疠之后, 程公 实抚养而教诲之。”
- 11 札费
- 给送委任札子的差人的赏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今日委了营务处的差使,打发人到我这里来,借了五十元银去做札费。我已经差帖道喜去了。”
- 12 札稿
- 札稿,读作zhá gǎo,汉语词语,是指文稿。
- 13 札牍
- 札牍,读音是zhá dú,汉字词语,借指簿册,出自《骂尸虫文》。
- 14 札付
- 【释义】 (1).明、清朝廷与地方官署长官称堂官,其委派属员办事的文书称堂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