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殿减膳读音
避殿减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同"避殿损膳"。
引证解释
⒈ 同“避殿损膳”。
引宋周密《齐东野语·景定慧星》:“丁丑,避殿减膳,下詔责己,求直言,大赦天下。”
《宋史·神宗纪一》:“辛酉,以来岁日食正旦,自己丑避殿减膳,罢朝贺。”
《宋史·徽宗纪一》:“壬午,以日当食避殿减膳,降天下囚罪一等,流以下释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避殿减膳
避殿减膳相关词语
- 1 避丁
- 避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dīng,是谓壮丁逃避征兵。
- 2 避强击惰
- 避强击惰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ì qiáng jī duò,是指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 3 避青
- 旧时 江 南 沪 杭 一带风俗,农历三月三日妇女避家外出踏青。 胡祖德 《沪谚外编·旧时俗尚》:“三月三日戴荠菜花,入夏头不晕;是日妇女出避于外曰避青。”
- 4 避让贤路
- 避让贤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ràng xián lù,意思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5 避明
- 《歧路灯》第六三回:“暗问 双庆 ,方知 王象荩 病目欲瞽,在后院一个小房避明哩。”
- 6 避乱
- 躲避战乱。
- 7 避马
- 1.见"避骢马"。 2.谓下马回避。
- 8 避株
- 亦作"避株鸟"。
- 9 避株鸟
- 避株鸟,角雉的古称。
- 10 避色
- 避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sè,是指避开女色。
- 11 避舍
- 避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shè,是指退避。
- 12 避慎
- 避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shèn,意思是指应避忌和当心的。
- 13 避殿
- 避离正殿。 宋 王珪 《宋元宪公庠神道碑》:“时天子方以烖异避殿。”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嘉泰 四年,火及太庙, 宁宗 避殿。”《檮杌闲评》第四十回:“这正是天心原为奸雄擎,地震反贻司历灾,皇上因此避殿,撤乐减膳。”参见“ 避正殿 ”。
- 14 避骢马
- 避骢马,指回避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