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属读音
族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族的亲属。
引证解释
⒈ 同族的亲属。
引《礼记·大传》:“同姓从宗,合族属。”
郑玄注:“合,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
唐刘禹锡《天论上》:“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且既到吾家,认做妹子,必是亲戚族属逐处明白,方像真的,这却不便。”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族属
族属相关词语
- 1 族正
- 族正是由清代凡有聚族而居的,则选择族中有声望的人,是统治阶级利用宗族实行统治的措施之一。
- 2 族父
- 2.族父裹义,指的是比“本义族父”血缘关系更远的父辈男子。
- 3 族姬
- 北宋徽宗时,曾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
- 4 族类
- 意思是指自己的氏族或者跟自己一条心的人。
- 5 族曾王父
- 曾祖父的兄弟,即祖父的伯父或叔父,也即父亲的伯祖父或叔祖父(即从祖祖父)。
- 6 族曾王母
- 族曾祖母、父亲的从祖祖母。
- 7 族兄弟
- 族兄弟原作族昆弟、族晜弟 ,其中年长者为年幼者的族兄,年幼者为年长者的族弟。“族兄弟”一词始见于《仪礼·丧服》。五服中,族兄弟之死为缌麻。(《仪礼·丧服》: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
- 8 族杀
- 《新五代史·杂传十六·司空颋》:“ 頲 有侄在 梁 ,遣家奴召之, 裕 擒其家奴,以谓通书于 梁 。 庄宗 族杀之。”参见“ 族灭 ”。
- 9 族祖
- 伯曾祖父或叔曾祖父(即族曾祖父)的儿子,即曾祖父的侄子(即兄弟的儿子),也即祖父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又即父亲的堂伯父或堂叔父(即从祖父)。
- 10 族味
- 族味,读音为zú wèi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鹌鹑的别名。
- 11 族夏
- 周 代乐章名。为钟鼓乐九夏之一。《周礼·春官·钟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 郑玄 注:“先击钟,次击鼓,以奏九夏。夏,大也。乐之大歌有九
- 12 族姓
- (1).指同姓的亲族。《书·吕刑》:“官伯族姓,朕言多惧。” 孙星衍 疏:“族姓,谓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也。
- 13 族诛
- 族诛是死刑的一种,古代封建社会的残酷刑罚。此刑法亦正正针对以家庭为本位传统社会,例如古时的中国。当其中一位家庭成员犯下通番卖国、欺君犯上、密谋造反等滔天死罪时,当权者为免除后患、斩草除根就会对犯事者施行此严刑以巩固自身政权。而族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合称。
- 14 族侄
- 同高祖从兄弟之子。唐高适有《宋中送族侄式颜》诗。唐韩愈有《赠徐州族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