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烈读音
风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风猛烈。 2.风教德业。 3.风操;风范。 4.犹风尚。
引证解释
⒈ 风猛烈。
引《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鉦鼓大作,虎士电怒,风烈火扬,城摧众陷。”
⒉ 风教德业。
引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齐王﹞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餘论也。”
宋司马光《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钦之﹞知和州,声振天下。呜呼!得非承其祖之风烈邪!”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书后又一纸》:“后代有齐国,亦无一达人。惟田横之卒,五百人从之,斯不愧祖宗风烈。”
⒊ 风操;风范。
引《新唐书·张九龄传》:“建中元年, 德宗贤其风烈,復赠司徒。”
宋洪迈《容斋三笔·张咏传》:“公风烈如此,而不至於宰相,然有忠定之才,而无宰相之位,於公何损?”
明李东阳《裕远庵记》:“盖是墓也,有节妇之风烈,封君之矩范。”
清戴名世《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翟义、李敬业﹞身虽已残,家虽已破,甘心屠刳而不悔,而其风烈犹有以耸动英雄豪杰之心。”
⒋ 犹风尚。
引《隋书·地理志中》:“今此数郡,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先王之制作,古人之风烈,悉入金营。”
章炳麟《复仇是非论》:“吾土孔子为圣之时,后生染其风烈,虽奋力抵拒者,只排其阶级礼教之谈。”
国语词典
怒风。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风烈
风烈相关词语
- 1 风斗
- 风斗伴随着北京人生活了好几十年,如今住在平房中尚在使用煤炉取暖的人们对它可能还会有些印象;那些住进了楼房靠暖气取暖的、年纪小一些的人大约早已忘记了风斗这个名词,或者根本就不曾听到过。
- 2 风高
- 风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g gāo,意思是风大,风仪高超。
- 3 风宣
- 风宣
- 4 风缓
- 病名。即风瘫。 唐 李朝隐 《让扬州长史起复第二表》:“又臣先患风缓,顷加心疾,触事迷错,鲜能行步。”《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安禄山 反,遣 张通儒 劫百官置 东都 ,伪授 虔 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 灵武 。”
- 5 风尚
- 风尚,指在一定社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语出《晋书·傅玄傅咸等传赞》:“ 长虞 刚简,无亏风尚。”
- 6 风素
- 风素,是汉语词汇,出自《晋书·卢循传》。
- 7 风豪
- 风豪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风势强大。
- 8 风披
- 1.犹披靡。 2.风轻轻拂过。
- 9 风茄
- 风茄(Mandragora officinarum),是属于茄目、茄科、茄参属的一种植物。被阿拉伯人称为luffâh或beid el-jinn(“妖魔的蛋”)。其根部分叉,并且长出地表一个褶皱、易碎的卵圆形物,叶为锯齿状,6到16英寸长,类似烟草。春天,从颈部伸出许多下垂的花梗,开淡绿色花,将近2英寸宽,果实为球形、多汁的橙色或红色浆果,类似小型的番茄,次年春天成熟。风茄的每一部分都有毒性。它的原产地是欧洲南部和中部、地中海周围地区,以及 科西嘉岛。
- 10 风动
- 1.风力吹动。 2.谓广泛响应。 3.犹言风疾病发作。
- 11 风胎
- 风胎是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g tāi ,指古人以为某些鸟类可不直接交配而怀胎。
- 12 风砚
- 风砚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g yàn,意思是风字形的砚石。
- 13 风色
- 唐 元稹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诗:“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 14 风疏
- 和风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