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鼓读音
讶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又名迓鼓或村里迓鼓。相传创始于军中。舞者装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业的种种人物。
引证解释
⒈ 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又名迓鼓或村里迓鼓。相传创始于军中。舞者装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业的种种人物。参阅《类说》卷四七引宋范正敏《遯斋闲览》。
引宋彭乘《续墨客挥犀·教军士为讶鼓》:“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寧静,讲武之暇,因教军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於世。其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子醇所製也。或云子醇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 子醇命军士百餘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
《宣和遗事》前集:“三官此夕欢谐,金莲万盏,撒向天街。讶鼓通宵,花灯竟起,五夜齐开。”
国语词典
一种乡村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讶鼓
讶鼓相关词语
- 1 讶宾
- 1.迎宾。
- 2 迓鼓
- 迓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分为花迓鼓(文迓鼓)、武迓鼓、丑迓鼓等。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续墨客挥犀》卷七记载:“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迓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迓鼓是宋元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宋周密《武林旧事.宫本杂剧段数》有《迓鼓儿熙州》。指俚俗的曲调。
- 3 砑鼓
- 砑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à gǔ,是指宋时百戏之一。
- 4 衙鼓
- 意思是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
- 5 严鼓
- 释义:1、急鼓,急促的鼓声。2.指战鼓。3.击戒严鼓。4.指戒严的鼓声。
- 6 偃旗息鼓
-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 7 偃旗仆鼓
- 偃旗仆鼓,成语,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出自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 8 偃旗卧鼓
- 偃旗卧鼓,读音yǎn qí wò gū,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出自《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 9 偃鼓
- 偃鼓,读音为yǎn gǔ ㄧㄢˇ ㄍㄨ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停敲战鼓。指罢战。
- 10 偃息旗鼓
- 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11 掩旗息鼓
- 掩旗息鼓意为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及比喻停止行动。出自《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 12 秧鼓
- 乐器名。唐称腰鼓﹐宋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 13 讶士
- 官名。《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讶士,设中士八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员。讶,迎接之意。掌迎送宾客,并掌四方狱讼。
- 14 讶服
- 1.惊叹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