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绳读音
警绳的意思
词语解释:
警察用来捆绑罪犯的绳子。
引证解释
⒈ 警察用来捆绑罪犯的绳子。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警绳
警绳相关词语
- 1 警逻
- 元 傅若金 《送孔学文之湘乡州判》诗:“五兵闲警逻,千耦乐耘耔。”《元史·郑温传》:“ 天泽 命 温 统四千人,警逻 钓鱼山 。”
- 2 警官
- 警官是汉语词汇,拼音jǐng guān,出自清史稿。
- 3 警员
- 指担任警察事务的基层人员。
- 4 警备区
- 根据2015年发布的《部队改革新政策2016年实施》,目前警备区和军分区编制统一更改为警备分区。
- 5 警伯
- 警伯,读音为jǐng bó,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警察。
- 6 警世
- 释义:警告世人。
- 7 警务
- 指有关警察方面的事务。
- 8 警勉
- 警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ǐng miǎn,是指警戒奋勉。
- 9 警长
- 警长jǐng zhǎng :警长〈英文:Sergeant,缩写:SGT〉俗称“三柴”、“三划”、“柴头”、“大柴”和“沙展”[1],是香港警察职级中其中一个员佐级职级,为初级警务人员的级别。阶级位于高级警员之上,警署警长之下。另外也有同名足球队。
- 10 警迹人
-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那里有刺了臂的 王仲宣 ,黥了额的 司马迁 ,那里有警迹人 贾生 、 子建 。”《元史·刑法志二》:“诸有司承告被盗,辄将警迹人,非理枉勘身死,却获正贼者,正问官笞五十七,解职。”亦省称“ 警迹 ”。 元 黄溍 《青阳县尹徐君墓志铭》:“有僧某者,通民妇,为其夫所击殴而衔之。适有遭劫杀者,贼弗得,僧为飞书诬其夫及有他怨隙者七人,故以书堕逻卒家。七人中或以罪黥,卒得之曰:‘此警迹也。’因捕治不疑。君察其寃。”参阅《元史·刑法志三》。
- 11 警语
- 警语,读音:jǐng yǔ,汉语词语,指警策动人的语句。
- 12 警惠
- 机敏聪慧。惠﹐通"慧"。
- 13 警惕性
- (1) 警戒、警醒的性质或状态 英 vigilantness
- 14 警辟
- 见解警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