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读音
二十四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故址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西郊。
引证解释
⒈ 故址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西郊。
引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方舆胜览》谓隋代已有二十四桥,并以城门坊市为名。 宋韩令坤筑州城,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或存或废,已难查考。 宋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扬州在唐时最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茶园桥 ……自驛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山光桥。”
系指扬州城外西自浊河桥茶园桥起,东至山光桥止沿途所有的桥。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冈西录》则以为:“廿西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 ……《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桥,二説皆非。”
后用以指歌舞繁华之地。 宋周邦彦《玉楼春·惆怅词》:“天涯回首一消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元萨都剌《题清凉亭》诗:“二十四桥秋水白, 淮南八月泻银河。”
国语词典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西门外的名胜。祝穆方舆胜览谓桥有二十四,隋置,桥名多废,已不可考。李斗《扬州画舫录》则谓二十四乃桥名,相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造句
- 假如杜牧今天来到扬州,纵是杜郎俊赏、豆蔻词工,未见得能写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样动人的句子吧。
- 隋时炀帝在这里建楼,开了邗江直接汴京,作为游幸之地,观赏琼花观的仙葩,二十四桥的明月夜,临幸江南的美女,荒淫无度,终至身灭国亡而留下千古骂名。
- 你不是黄蓉,你不会武功。你不会做二十四桥明月夜,但你会做排骨炖胡萝卜;你不会五行算术,但你会教子读书;你不会行走江湖,但你会优雅舞步。妻爱你,真的好爱你!你辛苦,定让你。
- “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
- 一年明月中秋美,月光如水梦如烟,二十四桥明月夜,花好月圆喜相连。中秋将至,祝你“月”来越幸福,“月”来越健康,“月”来越快乐!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一年明月中秋美,月光如水梦如烟,二十四桥明月夜,花好月圆喜相连。中秋到了,祝你“月”来越幸福,“月”来越健康,“月”来越快乐!
- 扬州二十四桥几度繁华而又几多离愁别恨,苏州宝带桥屡经兴废而不倒,南京桃叶渡、镇江西津渡等也都是闻名遐迩。
- 金屋藏娇的寂寞,不如二十四桥的明月。珠光宝气的奢华,不如相濡以沫的默契。道不尽的蜜语甜言,不如真诚携手每一天。有你的日子,总会精彩无限。
- 六一亭上怀古烹泉浮新叶,三五各掌花灯盈盈各眉眼,二十四桥明月不若此时节,微雨小桥燕将旧巢念又年。
二十四桥相关词语
- 1 二混子
- 二混子,读音èr hùn zǐ,即二流子。
- 2 二把刀
- 二把刀是指对某项工作中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 3 二更
- 二更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当地时间晚上九时三十六分左右
- 4 二踢角
- 二踢角(双响爆竹)是一种依靠第一下底火爆炸时对地的冲击力造成的反作用力升空,并且在空中爆炸的一种礼炮,每年春节常有人燃放。升空10~20米后,在空中爆炸,发出很响的一声。
- 5 二三
- 程度副词,犹言再三反复,多次。
- 6 二五
- 二五,(1).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2).指阴阳与五行。(3).指春秋时晋献公 嬖人梁五与东关五 。(4).两个五,即十。
- 7 二仲
- 二仲,读音èr zhòng,是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汉羊仲、裘仲 。
- 8 二言诗
- 中国古代诗歌最早的样式,最早见于黄帝时期的《弹歌》,多见于《吴越春秋》和《周易》。
- 9 二十八天
- 佛教认为天界依次向上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共二十八层。其中欲界天有六层天、色界天有十八层天、无色界天有四层天。
- 10 二人夺
- 二人夺,刀鞘形似手杖,中藏利刀,合之为杖,二人分夺时,则刀离鞘可作防身之用。
- 11 二桃
- 二桃 ,汉语词语,读音为èr táo ,意思是二个桃子,出自李白 《梁甫吟》。
- 12 二王
- “二王”即王宗坊和王宗玮兄弟俩,沈阳人,新中国第一张悬赏通缉令上的通缉犯,震惊全国的大案“东北二王特大杀人案”的主角。从1983年2月12日二王在沈阳犯下第一起命案至9月18日被警方击毙的七个月之间,“二王”凭借枪支和手榴弹打死打伤公安执法人员和无辜百姓18人(打死9人伤9人),五次逃脱警察的追捕。二王逃亡期间,谣言迷漫全国,给民众带来一定的恐慌。最后二王逃到江西广昌的盱江林场的一座山上。由公安、武警、军队、民兵组成了近三万人的围剿队伍(包括武汉空军部队的一架直升机),形成了四个包围圈,将二王击毙。
- 13 二项方程
- 如果一元n次方程(n∈N﹢)的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一项和非零的常数项,另一边是零,那么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二项方程。
- 14 二十四品
- 《二十四品》是清代陆懋修(字九芝、勉旃,号江左下工、林屋山人)撰著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清同治五年(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