氅毦读音
氅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一种羽毛饰物。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羽毛饰物。
引《隋书·炀帝纪上》:“先是,太府少卿何稠 、太府丞云定兴盛修仪仗,於是课州县送羽毛。百姓求捕之,网罗被水陆,禽兽有堪氅毦之用者,殆无遗类。”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云:“氅毦,羽毛饰也。”
清方以智《通雅·器用》:“今人大帽上係鶖翎,即氅毦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氅毦
氅毦相关词语
- 1 觌氅
- 觌:见面,相见。氅:大衣,外套,用鸟类羽毛做的大衣。
- 2 毦藤
- 毦藤,读音为ěr té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植物名。
- 3 毦笔
- 毦笔,汉语词汇,拼音ěr bǐ。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隋书·礼仪志七》:“文官七品已上毦白笔,八品已下及武官,皆不毦笔。”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臣职》:“旧时御史簪白笔,侧陛而坐,以奏不法,今者直备位,但毦笔耳。”
- 4 凤氅
- 凤氅,读音fèng chǎng,是汉语词汇,释义为凤形图饰的旗幡。
- 5 鹤氅
- 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仙鹤是道教常用的图案,世称成仙为“羽化登天”。古代指一种像鹤的水鸟的羽毛,用以做衣服和仪仗中的旗幡:鹤氅。戈氅。戟氅。
- 6 结毦
- 结毦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用羽毛编织饰物。
- 7 旌毦
- 南朝 梁简文帝 《往虎窟山寺》诗:“蔼蔼车徒迈,飘飘旌毦悬。”
- 8 铃毦
- 铃毦,亦作“铃眊”。一种毛羽结成的织物,四周缀铃。
- 9 旗氅
- 仪仗中有羽饰的旌旗。
- 10 鹙氅
- 鹙氅,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鹙鸟的翅羽。青苍色。
- 11 太清氅
- 太清氅,一种精制的供夏天穿的外衫。
- 12 湘云鹤氅
- 湘云鹤氅,读音xiāng yún hè chǎng,汉语词语,释义是道士的服装,出处是《牡丹亭·旁疑》。
- 13 雪氅
-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 元 王恽 《题薛少保稷画鹤图》诗:“王恭雪氅忽散乱,几点冷卧瑶池烟。”
- 14 瑶毦
- 暂无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