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读音
比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两种表现手法。
引证解释
⒈ 《诗》六义中“比”和“兴”的并称。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兴”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两种表现手法。参阅《诗大序》、 宋朱熹《诗集传》。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昔文章既作,比兴由生。鸟兽以媲贤愚,草木以方男女。诗人骚客,言之备矣。”
唐刘知几《杂说上》:“然自古设比兴,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恶、薰蕕、荣枯、贞脆而已。”
⒉ 指创作诗歌。
引宋王安石《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清顾炎武《与人书》:“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业,非明公其谁与归!当不仅流连比兴,传播艺林,为斯文之盛事矣。”
国语词典
比,譬喻,以彼物比此物,有象征的效果。兴,寄托,为触景生情,因事寄兴,有暗示的效果。比、兴为诗经六义中的两类,古代儒者认为这两种手法便于描写和反映现实,并适合于表现社会政治内容。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比兴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比兴造句
- 绣鞋风波“中的鞋描写呈现出丰富的象征心理学意义,具有鲜明的比兴象征功能。”。
- 用典作为比兴之一种,常常会给读者洄溯典源、猜详每个词所包含的隐喻带来某种难度,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将一种隐喻性思考附丽于整个阅读过程。
- 按奈住无比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拿来脸盆与盘子等器皿,打来自来水,将墨汁对之,略分五色分盛,铺开大纸,一发泼之。
- 采用比兴写景述事,以抒发感情。
- 少女颤颤巍巍,眼泪水儿顺着洁白脸颊喷涌而出,她全身都洋溢出了无比兴奋的表情。
- 常用比兴手法,艺术形象比较集中、单一,表现的内容比较直接朴实,但也有多段体的分节歌式的叙事诗。
- 就在两人回嗔作喜,无比兴奋时,完全没有注意到脸色极度难看的某个人,正愤愤不平的看着他们,一副恨不得吞了他们的样子。
- 周一至周五终于过了!我为之感叹。周末总算来了!我无比兴奋。朋友,在这周末的日子里,我用真诚的心祝你心情拥有快乐,出入永远平安。
- 张朝阳直了直身子,无比紧张又无比兴奋地把创卫工作会议精神向全体班子成员做了转述。
- 李商隐诗中的隐喻继承并发展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传统,为我国古代诗歌抒情艺术的创新作出了新贡献。
比兴相关词语
- 1 比翼双飞
- 比翼双飞,成语,比喻夫妻恩爱,相伴不离或男女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结为伴侣。
- 2 比量
- 比量 【比量(梵anuma^na-prama^n!a、藏rjes-su dpag-pah!i tshad-ma)】 因明学用语。又称真比量。因明三量之一。比量就是由推理而得的知识。但是佛教与正理派的逻辑家对比量的说法并不一致。
- 3 比賽
- 名词,指这种活动
- 4 比例
- 比例,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或指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还是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在数学中,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 5 比丘
- 比丘, 佛教指出家受具足戒的出家人。梵bhiksu。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比丘师父”。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 6 比类合谊
- 连缀、排比同类事物,归纳、综合其义。亦作:比类合义
- 7 比部
- 比部,官署名。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职掌稽核簿籍。后世沿之。至唐代,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宋代为刑部三司之一。金元废。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晋书.职官志》:“至魏,尚书郎有殿中、吏部、驾部、金部、虞曹、比部......凡二十三郎。”《新唐书.百官志一》:“比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逋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籴、屯收所入。”清恽敬《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居贫实乐,居丧实忧,吾于伊比部见之。”
- 8 比附
- 4.拿不能相比的东西来勉强相比。
- 9 比如
- 比如,bǐ rú,表示举例:比如你要外出,首先得安顿好家务。“比如”只是举例,其内容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假设。大多数情况下是假设。
- 10 比周
- 释义:1、指结党营私 ,2、集结,聚合。
- 11 比及
- 比及是汉语词汇,拼音bì jí,出自《礼记·檀弓上》。
- 12 比目
- 比目:创业加盟社区
- 13 比邻
- 比邻在中国汉字中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如:王勃的诗《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句子,如《核舟记》中有“其两膝相比者”句,比邻都有不同的解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比邻,应根据用法不同应查看相关资料,根据史书上记载,再作出科学而全面的判断。
- 14 比比皆是
- 比比皆是,读音是bǐ bǐ jiē shì,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