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辩读音
质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质辨"。 2.质疑辩论。 3.指质正分辩。 4.对质讯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质辨”。
⒉ 质疑辩论。
引《新唐书·刘子玄传》:“宰相宋璟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
明归有光《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时有质辨,剖析毫髮,议论蠭起,羣疑豁如。”
⒊ 指质正分辩。
引《平山冷燕》第五回:“山显仁质辩道:‘天子宠爱,岂独宠爱老臣一人?’”
⒋ 对质讯辩。
引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兀那张鼎,我还要阎王殿下攀告你来,挐去质辨。”
清俞蛟《梦厂杂著·齐东妄言·谢云》:“遂闻堂上呼谢云,则一武夫,冠带而前,质辩良久。”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质辩
质辩相关词语
- 1 质疑辨惑
- 质疑辨惑(zhì yí biàn huò):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出自 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
- 2 质压
- 质压是汉语词汇,拼音zhì yā,解释为抵押。
- 3 质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母闻而喜,并力质贷而付之,半载而息倍焉。”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头谷者,人质贷其谷,加息以偿,至来岁春间。除其息,仍以本谷贷。”
- 4 质桓
- 质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 huán,指东汉质帝、 桓帝的并称。
- 5 质料
- 一切现象的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与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都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
- 6 质检
- 7 质诘
-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是以比及质诘,欲以求尽,请舍 天竺 之说。”
- 8 质正
- 质正,品质正直,质询,就正,辨明等含义。
- 9 质证
- 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广义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仅指诉讼活动中,在证据交换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调查阶段,进行的前述活动。
- 10 质拙
- 朴实无华。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射山词·虞美人》云:‘可怜旧事莫轻忘。且令三年,无梦到 高唐 。’余甚喜其质拙。”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系》:“《张黑女碑》雄强无匹,然颇带质拙。”
- 11 质库
- 唐宋以后,社会经济日益发展,质库亦随之发达。富商大贾、官府、军队、寺院、大地主纷纷经营这种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同时还从事信用放款。
- 12 质心
- 质量中心简称质心,指物质系统上被认为质量集中于此的一个假想点。
- 13 质文
- 质文,读音是zhì wén,是汉语词汇,解释是指其资质具有文德。
- 14 质押
- 质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移转某项财产的占有权,并由后者掌握该项财产,以作为前者履行某种支付金钱或履约责任的担保。当这种责任履行完毕时,质押的财产必须予以归还。债务人不履行责任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将质物折价或者拍卖,并对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最常见的质押是当事人与当铺所进行的交易。中国担保法规定,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可作为质押的权利有: 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