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读音
夔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相传舜的二臣名。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引证解释
⒈ 相传舜的二臣名。 夔为乐官, 龙为谏官。
引《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孔传:“夔龙,二臣名。”
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 夔龙廊庙珍。”
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耶律楚材《和人韵》之二:“安得夔龙立廊庙,扶持尧舜济斯民。”
明梁辰鱼《浣纱记·吴刎》:“伯嚭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夔龙,谁知你是蠹国鴟梟。”
《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龙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灭无传。”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两席是李婶娘、薛姨妈坐,东边单设一席,乃是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国语词典
商代及西周时期,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夔龙 (神话形象)
夔龙造句
- 这块玉牌呈长方形,上端穿孔,孔端两面刻划相同的夔龙纹,正面浅浮雕风景人物,一位玉面书生正在竹下吟风弄月,给人一种“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 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
- 龙纹最早是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 座椅上铺有青色夔龙锦垫,与下面暗紫色波斯绒毯上的绯色牡丹相映,华贵又雅致,一看便知是新铺上去的,应该不会有人来撤换。
- 崔呈秀明白其中的厉害,所以这三天他和李夔龙绞尽脑汁,用尽心机,想要问出这几个人的口供。
- 钦奉明旨,再将纠参之疏查究,其参五虎,有谓典铨不公,李夔龙立地为堂,皆知挟卖官之资,以至吴淳夫不数月便跻卿贰,虽蔡邕一岁九迁,速不过是。
夔龙相关词语
- 1 夔一足
- 夔一足出自《吕氏春秋·察传》。
- 2 夔门
- 夔门由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
- 3 夔龙纹
- 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也有记载说是舜的二臣名,分别指乐官和谏官。
- 4 夔夔
- 夔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kuí kuí,是指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形容敬谨恐惧的样子。
- 5 夔凤纹
- 夔凤纹是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以传说中的凤凰为幻构的神鸟,以雉鸡、孔雀等为雏形,臆想出来的夔凤。几何图案化了的夔凤一般有细长的臣字眼,头上有冠,鹰嘴,有变形化的双翼及身躯和长长的尾翼,偶见一腿、爪。由于是幻化的,所以无定型。夔凤盛行于战国时期。
- 6 夔皋
- 夔皋,读音是kuí ɡāo,汉语词汇,为夔和皋陶的并称。
- 7 夔乐
- 夔乐的出处是《尚书·虞书·舜典》
- 8 夔魍
- 出处:《南乡子·江南杂咏》。
- 9 夔卨
- 指帝舜二贤臣之名。
- 10 夔府
- 唐朝时期的州治名称,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是古时候的称呼
- 11 夔峡
- 夔(kuí)峡,瞿塘峡的别称。夔门位于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处,扼守瞿塘峡之西门,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称其为夔门,瞿塘峡也因而得名夔峡。
- 12 夔襄
- 夔 与 师襄 的并称。 夔 , 舜 时乐官; 师襄 , 春秋 鲁 乐官。 汉 马融 《长笛赋》:“ 夔 襄 比律, 子野 协吕。”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离子 督墨, 匠石 奋斤, 夔 襄 荐法, 般 倕 骋神。”
- 13 夔牛
- 夔牛出自《山海经·中山经》。
- 14 跨凤乘龙
- 跨凤乘龙是一个成语,出自明·单本《蕉帕记·备聘》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