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痹的拼音,痿痹的近反义词,痿痹是什么意思

  • wěi

痿痹读音

  • 读音:wěi bì
  • 注音:ㄨㄟˇ ㄅ一ˋ
  • 结构:痿(半包围结构)痹(半包围结构)

痿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肢体不能动作或丧失感觉。
2.麻木不仁:比喻对事物的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3.喻指柔靡的风格。

引证解释

⒈ 见“痿痹”。亦作“痿痺”。

⒉ 肢体不能动作或丧失感觉。

《汉书·哀帝纪赞》:“即位痿痺,末年寖剧,饗国不永。”
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高宗﹞忽然患了个痿痺的症候,两隻脚都站不起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晚得奇疾,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四支不能动,周身并痿痺,不知痛痒。”

⒊ 犹麻木不仁。比喻对事物的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一》:“人主被其薰陶渐摩,亦潜化于痿痹不仁而莫之觉。”
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四:“又我国虽号称专制,而此痿痹之政府,其专制之根础脆弱殊甚。”

⒋ 喻指柔靡的风格。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五六:“在当时,‘文必秦汉 ’的口号,事实上是同江西诗人之讲句法诗律是同样的纯艺术的观点,而且也是同样的手法,都是想用古硬、雄厚、峻峭的风格来振起痿痹,而不知只从形式上着眼,就必然走上聱牙戟口的道路。”

国语词典

肢体萎缩麻痺不能动作的病。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痿痹相关词语

1 痿躄
痿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ěi bì,意思是病名。痿之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
2 痿阳
勃起功能障碍(ED)”的曾用名。
3 痿病
痿病系指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多发生在下肢,故又有“痿痹”之称。痿病的病因很广泛,外感、内伤均可导致痿病。正如《证治准绳·痿》所说:“五劳五志六淫尽得成五脏之热以为痿也。”
4 痿蹶
亦作“ 痿蹷 ”。 1.指手足萎弱无力,动作行走不便的病症。亦特指下肢麻痹。 晋 王叔和 《脉经·诊百病死生诀》:“诊人被风不仁痿蹷,其脉虚者生,坚急疾者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紫菀》:“去蛊毒痿蹶,安五脏。”
5 痿黄
痿黄,病证名。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义同萎黄。
6 痿痟
1.萎缩﹐机能减退。
7 痿蹷
1.见"痿蹶"。
8 痿瘘
病证名。指痿证和鼠瘘。《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肺脉急甚为癫疾……微缓为痿瘘。”
9 痿疲
痿疲,读音是wěi pí,汉语词语,指疲弱不振。
10 痿易
痿易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ěi yì,解释是谓痿弱无力。
11 痿废
痿缩残废。 明 高攀龙 《<营政纪言>序》:“是故山川土田,肢体也,有不修饬,是肢体之有痿废也。” 清 袁枚 《新齐谐·木箍颈》:“然颈已痿废,不能振起,故以木板箍之而加铁焉。”《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集注引 喻昌 曰:“《金匮》治法,贵得其精意……如半身痿废及手足痿软,治之得法,亦能复起。”
12 痿疾
1.身体某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特指阳痿。
13 痿厥
病证名。痿病兼见气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为主证。《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张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气可令立快也。”
14 坐痹
坐痹,读音为zuò bì,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下肢麻痹症。

大家在问

痿 字的笔顺写法

痿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痿 ”字共有13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 撇 点 提 撇 横 竖 撇 捺 撇点 撇 横
2、痿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痹 字的笔顺写法

痹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痹 ”字共有13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 撇 点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撇 竖
2、痹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痿”“痹”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
  • 拼音:
  • 拼音:wēi
  • 拼音:
  • 拼音:
  • 拼音:wèi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w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