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疾读音
扬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举发丑事,高声谩骂。
引证解释
⒈ 谓举发丑事,高声谩骂。
引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有甚事叫唤声疼,没来由出丑扬疾。”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老虔婆唱叫扬疾,更狠如剔髓挑觔。”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扬疾
扬疾相关词语
- 1 扬音
- 扬音,读音为yáng yīn ㄧㄤˊ ㄧㄣ,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发出高亢的声音。
- 2 扬旗
- 《扬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诗歌名称。同时,“扬旗”也是一个汉语词语。
- 3 扬空
- 谓在空中飘扬。
- 4 扬节
- 《文选·司马相如》:“弦矢分,艺殪仆。然后扬节而上浮,凌惊风,历骇猋,乘虚无,与神俱。” 郭璞 注:“言腾游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信武 薄伐,扬节 江陵 ,夷王殄国,俾乱作惩。”
- 5 扬班
- 男子250米直道竞速
- 6 扬浮
- 扬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g fú,是指翻动飘浮貌。
- 7 扬州学派
- 扬州学派是乾嘉汉学的重要分支,其学术渊源远师顾炎武,近承乾嘉学派的吴派、皖派两方面,形成于清乾隆、嘉庆时期,在经学、小学、校勘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研究将乾嘉汉学推向巅峰,并在历史转折时期开启了近代学术之先河。扬州学派的前期学者在治学方法上较之吴、皖两派有很大改进,他们把辑佚、校勘、注释等研究手段熟练地加以综合利用,兼顾训诂与义理,解经更具精确性。他们不仅讲究贯通群经,而且追求经学与诸子学及史学的融汇。注重经世致用,为晚清经世派之先驱。
- 8 扬簸
- 扬簸是汉语词汇,拼音yáng bǒ,出自《三里湾·老五园》。
- 9 扬军旅
- 观兵,阅兵。《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察军慝,环四方之故,巡邦国,搏谍贼,讼敌国,扬军旅。” 郑玄 注:“为之威武以观敌。” 孙诒让 正义:“扬军旅,所谓观兵也。”
- 10 扬楫
- 举楫。谓开船﹑行船。
- 11 扬锣捣鼓
- 1.犹言敲锣打鼓。
- 12 扬旟
- 飘扬的彩旗。
- 13 扬播
- (1).犹摇动。出自《吕氏春秋·必己》;(2).吹拂。
- 14 扬兵
- 1.举兵。 2.陈兵,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