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读音
国民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
引证解释
⒈ 谓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
引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幸而谁也不敢十分决定说:国民性是决不会改变的。”
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将阿Q 当作‘一个’人看,这部书确是夸饰,但将他当作我们国民性的化身看,便只觉亲切可味了。”
国语词典
一个国族或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受同一文化影响,在思想、感情及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固定型态。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国民性
国民性相关词语
- 1 国能
-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从事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利用的专业化公司。公司利用国际先进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和中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投资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并上下延伸产业链,生产、加工生物质能燃料以及灰份的再循环利用等。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专业公司。 公司于2005年7月7日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20亿元。其中龙基电力集团公司出资15亿元,占75%;国家电网公司出资5亿元,占25%。
- 2 国毁
- 国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ó huǐ ,是指乡人毁谤指责。
- 3 国寳
- 国寳(音guó bǎo),有以下几层含义:(1).国家的宝器。(2).特指传国玺。(3).国家的宝贵人材。(4).国币。
- 4 国伯
- 国伯,是汉语词汇,释义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对伯父辈称呼,词性是名词。
- 5 国鄽
- 国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ó chán,是指古代设于城中的邸店。
- 6 国城
- 国城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uó chéng, 释义是国都。
- 7 国服
- 自炎黄时期至清朝以前,汉服作为历史悠久的服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国服、礼服和常用服装,清军入关后被清朝统治者强行废除,从此汉服走向没落。民国时期中山装一度被公认为中国的“国服”,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还没有确认自己的国服。
- 8 国辅
- 辅国。亦指辅国大臣。《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风听化。国辅大臣未襃,而 昌邑 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於是国辅、老臣、羣官、宿将,历问明德,推据崇高,咸仰 僧伽罗 之福智也。” 唐 玄宗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诗:“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 9 国富民安
- 国富民安,读音guó fù mín ān,是一个成语,指国家富强,人民安定。出自班固《汉书·刑法志》。
- 10 国记
- 国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ó jì ,是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
- 11 国稼
- 《周礼·秋官·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於国稼者。” 郑玄 注:“害於国稼,谓水潦及禽兽也。”一说谓种谷的国农。见 孙诒让 正义。
- 12 国将
- 国将,王莽所置官职。位于三公上,为四辅之一。
- 13 国粟
- 国家储备的粮食。《管子·轻重甲》:“困穷之民闻而籴之,釜鏂无止,远通不推,国粟之贾,坐长而四十倍。”
- 14 国叟
- 国老。指年老致仕之卿大夫。《文选·张衡<东京赋>》:“执銮刀以袒割,奉觞豆於国叟。” 李善 注引《东观汉记》:“ 永明 二年诏曰:‘十月元日,始尊事三老,兄事五更,朕亲袒割牲。’”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赋》:“历数自延於人主,名实何慙於国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