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取读音
唾手可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唾手可取
(1) 比喻极容易得到。亦作“唾手可得”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同“唾手可得”。
引《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
国语词典
唾手,往手掌上吐唾沫。唾手可取比喻极容易得到。《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也作「唾手可得」。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唾手可取
唾手可取造句
- 陆逊若胜,必尽举东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
- 汝率所部,先斩此四人,遂引宋兵乘势杀入,唾手可取此城。
- 天穹犹如幽幽黑墨,离离星烁好似颗颗斗大夜明珠,仿佛唾手可取。
- 不需要青灯古庙缘木求鱼,它们随处可得,唾手可取。
- 期货市场的风云变幻难以捉摸,如果操纵者一意孤行或是贪得无厌,唾手可取的优势也无法化作胜势。
- 长堤弹丸之地,侯大军一到,唾手可取。
- 就连楚逸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耗费了多少时间,这才将周遭洞壁窟窿眼内唾手可取的灵石全部取了出来。
唾手可取相关词语
- 1 唾斥
- 唾斥是汉语词汇,读音为tuò chì,意思是鄙弃斥责。
- 2 唾壶
- 唾壶,承唾之器。魏晋、南朝时常用的随葬陶瓷器。早期造型较晚期优美,大口、圆球腹、高圈足,形似尊。后逐步演变为盘口、扁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还配以盖和托盘。
- 3 唾井
- (2).比喻休妻。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御儿 朱韫斯 误娶同姓,后十年觉得,欲去其妇。友人 曹射侯 、 陆丽京 怜其雅非同望,轻致唾井,作书劝之,因疏古名儒取同姓事。”
- 4 唾耳
- 犹附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 戚 急遽未有以应,妇忽趋前,唾耳语 戚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 于 忽唾耳语公,不知何事,公辄膜拜。”
- 5 唾玉
- 是指吐珠玉。形容工于诗文。 元 方回 《湖口寄方去言》诗:“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
- 6 唾涕
- 唾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ò tì,是指吐唾沫。
- 7 唾手
- 唾手,亦作“唾掌”。指极容易办到。见《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 8 唾液腺
- 唾液腺,人或脊椎动物口腔内分泌唾液的腺体。口腔有大、小两种唾液腺。小唾液腺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
- 9 唾吐
- 唾液。 葛琴 《罗警长》:“他想说话,可是话跳到舌尖上,又连着唾吐咽了下去。”
- 10 唾洟
- 1.亦作"唾洟"。 2.吐唾沫。 3.喻别人的片言只语。
- 11 唾哕
- (2).鄙弃,厌恶。 清 黄景仁 《别亦园诸君即用屠笏岩赠别原韵》:“鸠形鹄面忽阑入,不逢唾哕翻遭怜。”
- 12 唾沫星
- 口液的细小点子。《红楼梦》第五八回:“嘴儿轻着些,别吹上唾沫星儿。” 刘宾雁 《本报内部消息》:“ 马文元 的又黄又白的脸涨得通红,嘴里迸散着唾沫星子。”
- 13 唾涎
- 唾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uò xián,意思是唾液,口水。
- 14 唾盂
- 宋代钧窑朱砂红釉弦纹唾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