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读音
马褂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褂
(1)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衣服
英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故名。解放前与长袍合为官定的常礼服。
引清赵翼《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
《老残游记》第三回:“本日在大街上买了一匹茧绸,又买了一件大衣呢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个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马褂。”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瑞丰穿着最好的袍子与马褂,很像来吃喜酒的样子。”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七段:“画上画着个大胖孩子,穿着他父亲大马褂子和云头鞋。”
管桦《烙饼》:“他拉过一领苇席,盖上麦种,站起身,一手提着风雨灯,一手把滑下肩头的棉马褂子往上提了提。”
国语词典
骑马时所穿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原为满族的服装,沿为常服或礼服。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马褂
马褂造句
- 身穿白底衬衫,外罩藏青色排扣马褂,下穿蓝灰色三叉裤,足踏褐色布底鞋,内套青丝袜。
- 即使中国早已推翻帝制多年,他仍然穿着长袍马褂,拖着一根不合时宜的长辫。
- 福琛偷偷的从作坊里收集了一些有毒的染料,用蜡质的衣服口袋包好,藏在他那马褂官服的褶子里顺了出去。
- 那一套宽大的袍褂不合身地罩在枚少爷的瘦小的身上,两只手被长的袖管遮掩着,一个瘦小的头在马褂上面微微地摆动。
- 因为,革命既已成功,在服饰上如仍沿袭清政府统治时期流行的瓜皮帽、长袍马褂是不合时代潮流的。
- 宋笑天身着一件黄马褂,脚下穿着一双拖鞋,还带着脚镣,此刻正一摇一晃地被两名管教向着监仓押去。
- 通过人工授粉或花期放蜂传粉,亦可大大提高马褂木种子品质。
- 这算不上诗,但是却比之也不差,而且五步成诗,想来也难能可贵,赏黄马褂一件,点位状元。
- 雷震带着一队溃兵来到八里台的时候,正遇上洋兵进攻,炮火硝烟中,他只瞧见聂士成穿着整齐的冠服,外披黄马褂,横刀跃马,威风凛凛的立于桥头。
- 穿着蓝色长袍,外罩一件黑马褂,头戴礼帽,显得神采奕奕,儒雅风流。
马褂相关词语
- 1 马蓝
- 叶椭圆形或卵形,长10-20(-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稍粗的锯齿,两面无毛,侧脉每边约8条,在两面凸起;叶柄长1.5-2厘米。花无梗,对生,组成腋生或顶生的穗状花序,长10-30厘米;苞片对生,叶状,长1.5-2.5厘米,具短柄,最下部的比花萼长。最下部小苞片比花萼稍短;花萼不等5深裂,裂片线形,后裂片较大;花冠堇、玫瑰红或白色,花冠圆筒形,顶端内弯,喉部扩大呈窄钟形,稍弯曲,不扭弯,花冠筒短圆柱形,喉窄钟形,长为花冠筒的两倍,支撑花柱的毛排列成2列,冠檐5裂,裂片等大,倒心形,旋转状排列;雄蕊2长2短,内藏;子房上半部被毛,每室有胚珠2粒,花柱无毛。蒴果棒状,上端稍大,长2-2.2厘米,稍具4棱。种子每室2粒,卵圆形,小基区以外散生稍明显的毛。单种属。花期11月。
- 2 马蛤
- 马蛤,双壳纲(Bivalvia)蛤蜊科(Mactridae)两种软体动物Tresus nutalli和T. capax的俗称。生活在北美西部(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到下加利福尼亚)沿岸的泥沙中。
- 3 马差
- 专门骑马传送文件的差役。《新华月报》1962年第3期:“在 天津 海口封冻期间, 北京 使馆的邮件必须改道,用马差在 北京 和 镇江 两处之间往来投递。”
- 4 马勇
- 2016年8月19日,被告人马勇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2年,犯罪所得折合人民币共计368万余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 5 马馆
- 马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ǎ ɡuǎn,意思是清代隶属兵部的掌马机构。
- 6 马具
- 马具是人驾驭马的时候,为了更方便地控制马匹,所使用的一些辅助器物。
- 7 马埳
- 《奏秦川军事》:“臣尝闻边人说,虏专以骑为寇,穿堑不如作马埳。马埳法,坑方三尺,错平穿之,虏骑非下马平治,则终不得入。”
- 8 马会
- 马会,是汉语词汇,出自《虾球传·各自分飞》,解释为赛马协会。
- 9 马褐
- 读音: mǎ hè 简拼: mh 意思与解释: 1.马衣 。
- 10 马包
- 马包是一种中间开口,两旁可以装塞钱物的长布袋。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
- 11 马圉
- 马圉的释义是养马的人。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 12 马勃
- 生于旷野草地上。
- 13 马调
- 马调是评弹艺术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流派。
- 14 马角
- 参见”。唐胡曾:“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