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选读音
德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以德行为标准选用人才。
引证解释
⒈ 谓以德行为标准选用人才。
引《后汉书·朱穆传》:“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猒,遇人如虏。”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工部侍郎韦述修国史,推萧同事;礼部侍郎阳浚掌贡举,问萧求人,海内以为德选。”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德选
德选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遴选
德选相关词语
- 1 德艺
- 德艺,读音dé yì,词语,释义为德行与技艺。
- 2 德音莫违
- 德音:誓言、诺言,后被误作好的劝诫。莫违:不要违背。不要背弃所作出的誓言。
- 3 德刑
- 德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é xínɡ,是指恩泽与刑罚。
- 4 德施
- 【示例】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义惠侯》:“不讳龙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只千古矣。”
- 5 德容
- 1.敬辞。有道者的仪容。 2.指女子的德行与容貌。
- 6 德问
- 德问是汉语词汇,拼音 dé wèn,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德问:尊德性,道问学,以致知。
- 7 德宿
- 德宿是汉语词语,拼音dé sù ,释义为德星。
- 8 德友
- 【出处】《庄子·德充符》:“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 9 德言工貌
-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 10 德经
-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上古以道治国,道不存以德治国,德不存以仁义治国,仁义不存以法治国。
- 11 德精
- 德精是汉语词语,拼音dé jīng,意思指德星。
- 12 德能
- 德能是词语,拼音是dé néng,释义为德行和才能。
- 13 德教
- 由潮阳县和平人杨瑞德创立的德教,如今已盛行于东南亚各国,是以道为主的宗教。德教的宗教活动场所称为“阁”。在阁中,德教供奉老子(道教的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左右两侧奉祀柳春芳和杨筠松等师尊。在前面供奉称为玉皇天尊、关帝、吕祖。另外,还设有道济师尊(济公)和观世音的拜殿。具有明显的五教合一的趋势。即儒教的忠恕,道教的崇德,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慈恕。一些学者甚至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宗教”等字眼来描述德教,将其做为当代华侨社会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但我以为要完整地理解德教,还得回到它的母体上来,那就是潮汕民间的多神崇拜和在宗教信仰上的实用性倾向。
- 14 德念
- 【出处】《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是以内恕之君乐继绝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至于不及下车,德念深矣。”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谓武王入殷,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虞舜之后于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