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白舌读音
赤口白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口白舌
(1) 〈方〉指说瞎话,胡言乱语
例
英
(2) 犹言是非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迷信谓主口舌争讼的恶神。旧俗多于端午节书帖悬门以禳之。
引《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又是五月五日到, 可常取纸墨笔来,写下一首《辞世颂》:‘……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宋周密《武林旧事·端午》:“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竝悬门楣,以为禳禬。”
⒉ 平白无故。
引《广陵潮》第二五回:“我敢是没有真凭实据,赤口白舌枉説人家的?”
国语词典
言语恶毒或说惹是非、不吉利的话。《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野叟曝言.第二八回》:「今日要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也作「红口白舌」、「赤口毒舌」。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赤口白舌
赤口白舌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红口白舌
赤口白舌相关词语
- 1 赤九
- 赤九是汉语词汇,拼音chì jiǔ,出自《后汉书·耿纯传》。
- 2 赤爵衔丹书
-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不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史记·周本纪·正义》引《书帝命验》云: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云。又见《大戴礼·武王践阼篇》,以「敬者万世」已上为《颛顼丹书》,「以仁得之」已下为师尚父述所闻。)
- 3 赤脚大仙
-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和道教传说中的仙人,是仙界的散仙,一般情况下他总是在四处云游,以其赤脚装束最为独特,中国民间传说中他常常下凡来到人间,帮助人类铲除妖魔。他性情随和,平常以笑脸对人,对有心向善的妖怪也会网开一面,但对邪恶妖怪却从不留情,双脚就是他的武器,曾经降服众多妖魔,是天下妖怪的克星。据说赤脚大仙身上带有不属于六界的异宝,令他不惧百毒。
- 4 赤雀衔丹书
- '
- 5 赤衣使者
- 1.亦称"赤弁丈人"。亦称"赤衣使者"。 2.赤色的小蜻蜓。
- 6 赤翟
- 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 7 赤体
- 光身,不穿衣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母惊起,见妇赤体走去,方将启关。”
- 8 赤土
- 赤土,日本漫画《火影忍者》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土之国·岩隐村的上忍,三代目土影两天秤大野木的护卫,是个怪力型的忍者,号称“怪力无双的土影之盾”,十年后担任新土影黑土的护卫。
- 9 赤土国
- 赤土国地处东南亚交通的咽喉地带,东晋著名高僧法显曾前往印度求法,回国时,曾搭载商船在此地停留了半年才回国,赤土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其俗敬佛,尤重婆罗门”,文明程度高。
- 10 赤菟
- “赤菟”本名赤兔马(身体大红色,像老虎一样凶猛的神驹)乃是马中的皇者,非超凡之人不可驭。
- 11 赤须
- 传说中的神仙名。
- 12 赤小豆
- 赤小豆,别名:赤豆、红饭豆、饭豆、蛋白豆、赤山豆,拉丁文名:Vigna umbellata (Thunb.) Ohwi et Ohashi 是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茎纤细,长达1米或过之,幼时被黄色长柔毛,老时无毛。外形与红豆相似而稍微细长。一年生草本植物,赤小豆主要用于中药材,常与红豆混用,具备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全国各地普遍栽培。赤小豆可整粒食用,或用于煮饭、煮粥、做赤豆汤。常用来做成豆沙作为馅料,美味可口。
- 13 赤阑桥
- 有一座为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赤阑桥,因为与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情缘,又经常为当代诗人所歌咏。
- 14 赤脚仙人
- 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姓李。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一载:仁宗母李后,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仁宗。仁宗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赤脚仙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者李君也。按,宋代统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会。亦称'赤脚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