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读音
燕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燕子的尾羽。
燕尾分叉像剪刀,因用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
本指颜真卿书体中捺脚处的一种独特风格,是捺笔结束时,先用力顿挫,再轻挑出锋所致。后人临颜体,捺划收笔出锋时,提笔空收笔锋,如张开的剪刀,乃为病笔。
引证解释
⒈ 燕子的尾羽。
引清陈维崧《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词:“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清厉鹗《雨中许莳庭春岩招同诚夫笠人泛舟北郭看花》诗之一:“风轻摇燕尾,雨细溼鹅儿。”
⒉ 燕尾分叉像剪刀,因用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
引《后汉书·舆服志下》:“负赤幡,青翅燕尾,诸僕射幡皆如之。”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蜚襳垂髾” 唐李善注:“司马彪曰:‘襳,袿饰也;髾,燕尾也。’襳与燕尾,皆妇人袿衣之饰也。”
宋梅尧臣《送少卿知宣州》诗:“鸭头吴荡緑,燕尾楚船轻。”
宋苏轼《谢人惠云巾方舄》诗之一:“燕尾称呼理未便,剪裁云叶却天然。”
王十朋集注引林敏功曰:“燕尾,谓巾也。”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人头上罩一方大红縐绸包头,从脑后燕尾边兜向前来,拧成双股儿在额上紥一个蝴蝶扣儿。”
例如:燕尾槽、燕尾服。
⒊ 本指颜真卿书体中捺脚处的一种独特风格,是捺笔结束时,先用力顿挫,再轻挑出锋所致。后人临颜体,捺划收笔出锋时,提笔空收笔锋,如张开的剪刀,乃为病笔。
引《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国语词典
燕子的尾巴。
词语翻译
德语
网络解释
燕尾 (鸟类)
燕尾造句
- 隶书的一横就产生了“蚕头燕尾”,同时还产生了撇、捺、挑、钩等多种运笔形态。
- 甚至满头乌黑的秀发,也只是简单的盘起,再插上了一支燕尾珠花,如此而已。
- 波磔即波笔,也称三折笔,即“一波三折”,横波笔的典型用笔,俗称“蚕头燕尾”。
- 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
- 王家字体乃是草书,你既然敢称王氏传人,为何在招牌上却写一个蚕头燕尾的隶书?
- 明代还有手牌、燕尾牌、挨牌、藤牌等称法。
- 船长站在高台下边,看着高台之上穿着燕尾服的岚,神色复杂,浓绿的眼眸深不见底,不知在想些什么。
- 一低头之间,丁峻发现被印到的地方,竟然是一个横平竖直、蚕头燕尾的巨大“石”。
- 我家有只鸟,穿着高贵典雅的燕尾服,一张小巧可爱的嘴巴,加上俊俏轻快的翅膀,看上去黑呦呦的,站着亭亭玉立,不用说,不用猜,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 年华终究会羽化为华丽的燕尾蝶,在世间撒下耀眼的磷粉。
燕尾相关词语
- 1 燕尾牌
- 燕尾牌,俗称盾牌。用轻质硬木制作,宽——尺,高约五尺,上平、下呈燕尾状,正面中间略突,形如鱼背,绘有龙虎神怪等彩画,反面有系带和挽手,便于抓握。是一种手持格档,掩蔽身体,抵挡对方兵刃矢石的防御兵械。
- 2 燕室
- 1.燕巢。比喻家国。 2.佛教徒坐禅修炼的屋宇。 3.燕窝的别名。
- 3 燕雀之居
- 燕雀之居,成语,作宾语,比喻简陋的庐舍。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蒙还燕雀之居,当尽犬鹰之力。兹且相别,后或再逢。”
- 4 燕赏
- 3. 指玩赏。《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燕赏良宵无寐,笑倚东风残醉。未审那人儿,今夕玩游何地?”
- 5 燕山石
- 京城的“传世名石”中的“青云片”“独乐峰”“云起石”“一房山”等等也都是产自燕山。从一块石峰步入皇家殿堂升华到皇帝的瑰宝,皇封或臣题均属石之最高尊贵的地位成为国宝。
- 6 燕休
- 释义:1、闲居;休息。2、宴饮休养。
- 7 燕养
- 平时的生活供养。《仪礼·既夕礼》:“卒奠……燕养馈羞汤沐之馔,如他日。” 郑玄 注:“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 胡培翚 正义:“谓平常燕居所用以供养者,即馈羞汤沐是也。”
- 8 燕軷
- 设宴送行。
- 9 燕婢
- 燕婢,拼音为yàn bì,汉语词语,是指燕子的戏称。
- 10 燕巢危幕
- 燕巢危幕,读音yàn cháo wēi mù,汉语成语,指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11 燕巢卫幕
-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出自《孔子家语·正论》
- 12 燕臣
-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七:“ 燕 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参见“ 燕霜 ”。
- 13 燕王台
- 1.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2.指冀北一带。 3.指幕府。
- 14 燕饰
- 【引证解释】假托粉饰。 清 俞允文 《刻序》:“ 唐 末时, 冯贽 所纂《云仙杂记》十卷……其事类皆幽闲燕饰,述异之外,足以资博闻而欣然惬赏者,此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