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索读音
踏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引证解释
⒈ 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餘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
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张三店女子》:“我家本微薄,亦曾去从路岐为踏索之技,所以习熟。”
《文献通考·乐二十》:“絙戏, 汉世以大丝绳繫两柱头閒,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於绳上,对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倾。 张衡所谓‘跳丸劒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是也。 梁三朝伎谓之高絙,或曰戏绳,今谓之踏索焉。”
许地山《女儿心》:“她学会些江湖伎俩,如半截美人、高跷、踏索、过天桥等等。”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踏索
踏索相关词语
- 1 踏绳
- 踏绳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àshéng,指杂技的一种。
- 2 踏球戏
- 同“踏毬戏”。亦作“蹋毬戏”。古代杂技戏名。表演者踩蹬彩画大木球,使之来回走动,与今杂技节目“踩大球”相似。
- 3 踏曲
- 犹踏歌。 唐 刘禹锡 《纥那曲》:“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 4 踏容娘
- 见“ 踏谣娘 ”。
- 5 踏撬
- 踏撬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àqiào,指犹踏跷。
- 6 踏节
- 亦作“蹋节”。以脚踏地打节拍。 唐 张祜 《观杨瑗柘枝》诗:“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元 杨维桢 《红牙板歌》:“十三红儿舞鹧鸪,轻莲蹋节随疾徐。”
- 7 踏藕
- 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烂泥并把它挑出,谓之“踏藕”。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宋 陆游 《题斋壁》诗:“病除觉身轻,赤脚自踏藕。”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山地种蔬,水乡捕鱼,采莲踏藕,生计不穷。”
- 8 踏路
- “踏路”即为上路的意思。一般用于口语交际,如“我们开始踏路吧!”
- 9 踏轮
- 踏轮是汉语词汇,拼音tà lún ,出自《百喻经·观作瓶喻》。
- 10 踏沉船
- 比喻乘人危急之时加以陷害。《何典》第一回:“ 形容鬼 伸着后脚,跨上船去,只见那只船直洸转来,几乎做了踏沉船。” 潘慎 注:“整句为‘趁势踏沉船’,即落井下石。”
- 11 踏蹙
- 1.见"踏蹴"。
- 12 踏壁
- 踏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à bì,是指紧挨着墙壁;也指谓缘壁而上。
- 13 踏兽车
- 1.亦作"蹋兽车"。 2.见"踏虎车"。
- 14 踏践
- 释义:1、踩踏。2、比喻压迫;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