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读音
协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协议
(1) 共同计议;协商
英
(2) 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
英
引证解释
⒈ 共同计议;协商。
引《隋书·律历志中》:“二人协议,共短孝孙。”
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弼(富弼 )与韩琦协议,制以三年为率,不得復有干请。”
田汉《卢沟桥》第四幕:“军长为着保持和平,还是委屈求全跟敌人协议,彼此撤兵。”
⒉ 统一意见。
引宋崔公度《感山赋》:“同德一心,齐力协议。”
⒊ 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
引《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根据协议,停战线将以……实际控制线来划。”
⒋ 泛指双方经协商取得的一致意见。
引《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她从知青点参军后,和父亲达成过协议,对自己的出身绝对保密。”
国语词典
共同商议。宋.崔公度〈感山赋〉:「同德一心,齐力协议。」也作「协商」。
如:「这个方案几经磋商,终于达成协议 。」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协议 (汉语词汇)
协议造句
- 会谈的气氛非常融洽,双方就有关问题达成协议。
- 希望你们两个能就此事好好沟通,达成一个协议。爱情,很美好。享受吧。
- 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以你父亲应当支付你的抚养费。而且,原先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我只是迫切希望能够达成一个直截了当的协议。
- 经过多日的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项协议。
- 经过反复磋商,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
- 我们国家是重原则守信誉的,一旦签订协议,历来恪守不渝。
- 在谈判过程中,对方百般刁难,所以未能达成协议。
- 敌军悍然拒绝和平协议,并试图负隅顽抗,然而我军锐不可当,很快结束战役。
- 甲方和乙方今天已经达成口头协议。
协议相关词语
- 1 协奏曲
- 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于拉丁文collcertaye,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时,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洛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以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奏协奏曲作品。
- 2 协同作用
-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包括不同途径)所产生的效应,包括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
- 3 协会
- 协会是指由个人、单个组织为达到某种目标,通过签署协议,自愿组成的团体或组织,中文将英语Association译作“协会”,和工会组织的概念不同。协会常指包括职业、雇主、行业、学术和科学等方面为达成某种目标而成立的组织。“工会”多指被雇用者为确保自身权益特别是经济利益而成立的组织,多集中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的关系。
- 4 协和
- 协和有协和万邦的观念,是第一次以下列的形式被表述出来:"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亲九族"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平章百姓"就是继而把自己的国治理好;进而使各国团结起来,这就是"协和万邦"。
- 5 协奏
- 《宋史·乐志三》:“律吕协奏,是谓和声。”《宋史·乐志七》:“篪簧协奏,簠簋毕陈。”
- 6 协约
- 协约,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国家间协商订立的条约。也叫和约,条约。
- 7 协力
- 基本解释:行动的协同一致;力量或影响的结合,协力做好事
- 8 协心戮力
-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 9 协统
- 清末改革兵制,编练新军,拟建军三十六镇(师),其长官为统制。每镇辖二协(旅),长官称统领,亦称协统。
- 10 协韵
- 押韵,符合韵律。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
- 11 协洽
- 协洽是汉语词语,是未年的别称。
- 12 协从
- 协从,读音是xié cóng,汉语词语,意思是和合,顺从。
- 13 协助
- 协助就是从旁帮助,辅助。可以是别人协助自己,也可以是自己协助别人。在当今的发展阶段,还有电脑远程协助等词出现。
- 14 协调
- 和谐一致;配合得当。 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协调】①搭配得适当:色彩~|国民紧急各部门的发展必须互相~。②使配合得适当:~产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