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堂读音
黉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学堂;学校。
引证解释
⒈ 学堂;学校。
引宋余靖《兴国军重修文宣王庙记》:“筵开黌堂,以登师儒。局列校室,以来雋秀。”
宋吕本中《紫微诗话》:“﹝汪信民﹞又尝和余《春日》絶句云:‘晏坐黌堂一事无,居官萧散似相如。’”
清朱彝尊《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厚》诗:“弟子半千人,大小开黌堂。”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黉堂
黉堂相关词语
- 1 黉室
- 黉室(黉室)
- 2 后堂
- 释义:1、犹后宫。后妃的居室。2、后面的堂屋。3、指屋后的庭院。
- 3 狐仙堂
- 是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东南6公里处,现也更名为“新民村”,在60-70年代此地曾有一座庙宇,叫狐仙庙。
- 4 画堂春
- 画堂春,词牌名,又名“画堂春令”“万峰攒翠”等。以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为正体,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主要代表作品有张先《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秦观《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等。
- 5 画堂
- 传说苏轼与苏小妹对嘲: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对道:去年两滴相思泪,今年方流到嘴边。
- 6 怀仁堂
-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将此楼改名为怀仁堂,并在此接见外宾、接受元旦朝贺。北洋政府结束后,怀仁堂长期闲置,成为当时北平市政府举办集体婚礼的场所。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怀仁堂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仁堂成为中央政府的礼堂,经常举行各种政治会议和文艺晚会。
- 7 槐堂
- 槐堂,读音是huái táng,汉语词语,指三槐堂。
- 8 浣花草堂
- 即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浣花溪畔,故名。
- 9 欢聚一堂
- 欢聚一堂,成语,形容欢乐地团聚在一起。
- 10 皇堂
- 皇堂,拼音是huáng táng,释义是旧时官府治事之所、皇帝的墓室。
- 11 黄堂
- 黄堂:明朝官员、临清进士
- 12 荟萃一堂
- 荟萃一堂是一个汉语词汇,音huì cuì yī táng,形容难逢的盛会。
- 13 黉塾
- 黉塾是汉语词汇,拼音hóng shú ,出自《序》。
- 14 黉校
- 学校。《晋书·戴邈传》:“古之建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庠序黉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启广才思。”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 南云翁 者,少为诸生,有声于黉校之间。” 清 褚人获 《坚瓠十集·真若虚传》:“少年业举子,博识洽闻,游黉校,好侠,多盍簪,颇有 季良 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