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庸读音
颛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愚蒙平庸。
引证解释
⒈ 愚蒙平庸。
引宋苏舜钦《荐王景仁启》:“某资虽顓庸,心輒喜善,敢缘世契,上布公言。”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颛庸
颛庸相关词语
- 1 颛政
- 颛政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zhuān zhèng,解释为谓独揽政权,专权用事。
- 2 颛权
- 颛权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uān quán,是指独揽大权。
- 3 颛擅
- 颛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uān shàn,是指独揽。
- 4 颛面
- 【注音】:ㄓㄨㄢ ㄇㄧㄢˋ
- 5 颛固
- 颛固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uān gù,是指固执。
- 6 颛决
- 颛决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zhuān jué,解释为决断;专断。
- 7 颛很
- 颛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uān hěn,是指专擅违逆。
- 8 颛民
- 善良的人们,指善良的老百姓。
- 9 姿质平庸
- 能力方面:指一个人的天分与能力都很一般,没有过人之处 在指长相方面:说明这人长得很一般。
- 10 奏庸
- 奏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òu yōng,是指击钟。
- 11 租庸调
- 租庸调是唐代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田租、身庸、户调 三者合一的赋役制度。北周时的裴侠征收“庸”,用以代役。隋文帝开皇十年 (590年),规定丁男50岁免役收庸,允许交布帛以代替力役,租庸调制初步形成。唐高祖武德二年 (619年) 定租庸调法: 每丁每年交租2石,绢2丈,绵3两。武德七年(624年) 颁布均田制时,对租庸调作详细规定: 每丁每年交租粟2石;调则随乡土所产,交绫、绢、絁者,兼调绵3两;输布者,交麻3斤;凡丁,每年服役20日,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3尺。有事而加役15日者,免其调;30日,则租调俱免。与正役一起,不得超过50日。
- 12 租庸
- 租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ū yōng,是指古代交纳谷帛的税制。
- 13 颛寝
- 颛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uān qǐn,是指颛房。
- 14 颛君
- 谓专固君宠而擅权。颛,通“ 专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王氏 之权自 凤 起,故於 凤 始受爵位时,雄鸡有角,明视作威,颛君害上危国者,从此人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