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读音
十七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
引证解释
⒈ 草书法帖名。 晋王羲之所书信札。因第一札开头有“十七日”三字,故名。 唐太宗时,命爱好书法的京官隶属弘文舘,以禁中法书为学习的范本,中有“十七帖”,故又称“舘本十七帖”。此后辗转相刻,版本不下十馀种。今存有翻摹的宋拓本。参阅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十七帖疏证》。
引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
国语词典
晋王羲之的草书帖。为二十余件书帖合并而成的总帖,因居首一帖开端有「十七」二字,故称为「十七帖」。此帖雄健疏放、气象超逸,为王羲之草书作品中最负盛名者,历代均取作草书范本。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十七帖 (十七帖)
十七帖相关词语
- 1 十薮
- 十薮是中国古代十个泽薮的总称。
- 2 十指
- 《十指》是代号九编写的一部东方玄幻小说。首发榕树下网站,已有底稿近百万字。周一至周五每日更新两章,周六周日每日更新四章。
- 3 十二红
- 端午“十二红”,一是取本品“红色”,二是取“红烧”之色,有四碗八碟之宴,有碗碟杂呈之席,所云“四碗”,多为酒后就餐烧煮之类的菜肴:有红烧黄鱼,有红烧趴蹄,有红烧牛肉,有红烧鸡块,所云“八碟",又有“四冷”、“四热”之分,四冷为:一咸蛋、二香肠、花萝卜、四熏鱼等品,四热为:一炒苋菜、二炒猪肝、三炒河虾,四脆炒鳝丝等品,如此而外,考究人家,最后还有一个吊炉烤鸭汤上桌,此又不止于“十二红”,
- 4 十二时虫
- 唐刘有《岭表录异》卷下:“十二时虫,蛇师、蜥蜴之类也。上色者,身尾长尺余,脑上连背有髻桩,草树上行极迅速,亦多在人家篱落间。
- 5 十二缘起
- 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论。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 6 十八地狱
- 即十八层地狱。
- 7 十九信条
- 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为对抗武昌起义而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皇帝有权任命总理和国务大臣,海陆军直接由皇帝统帅。对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
- 8 十客
- 十客所指指南朝陈后主的亲信,或指泛指十位客人。
- 9 十剂
-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十剂指以中药功效特性对方剂进行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
- 10 十诫
- 透过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生契约引出满含悲悯和质疑的精神命题,探寻现代人是否能称量自己在生命的重负。
- 11 十拷九棒
- 十拷九棒,读音shí kǎo jiǔ bàng,汉语成语,指严刑拷打。出自《包待制》。
- 12 十二诸侯
- 十二诸侯,春秋时期鲁、齐、 晋、 秦、楚 、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个诸侯国。
- 13 十二旒
- 十二旒是一个汉语词汇,天子冕冠前后各悬垂的十二条玉串,借指天子。
- 14 十二处
- 六根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