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用读音
滞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停止运用。
引证解释
⒈ 停止运用。
引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朝章国纪,典彝备物,奏议符策,文辞表记,素意所不蓄,前古所未行,皆取定俄顷,神无滞用。”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滞用
滞用相关词语
- 1 滞拙
- 意思是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词。
- 2 滞执
- 词语分开解释:滞 : 滞 (滞) zhì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执 : 执 (执) zhí 拿着:执刃。执鞭。执笔。 掌握:执政。执教(ji刼 )。
- 3 滞狱
- “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出于《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
- 4 滞义
- 滞义,zhì yì ㄓㄧˋ ㄧˋ,是指疑难的意义。
- 5 滞思
- 滞思是汉语词汇,读音为zhì sī,意思是滞想。
- 6 滞讼
- 滞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 sòng,意思是指积压的讼案。
- 7 滞役
- 谓长期供职。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乌龙》:“ 会稽 人 张然 ,滞役经年不归。”
- 8 滞淹
- 滞淹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yān,意思是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闭塞,不通畅。
- 9 滞事
- 滞事,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积压或难决的事。
- 10 滞例
- 滞例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ìlì,指难解的条例。
- 11 滞定
- 凝滞不动。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六:“这些话, 恂如 好像都没有听得,他两眼滞定,喃喃说道。”
- 12 滞疐
- 滞疐,汉语词汇,读音为zhì dì,意思为阻碍不通。出自于《送史供奉汴口都大》。
- 13 滞晦
- 呆滞而暗淡。 茅盾 《昙》三:“两行清泪从她的暂时变为滞晦的美目里慢慢地淌下来。”
- 14 滞结
- 滞结,词语,指的是积滞,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