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读音
邸报的意思
词语解释:
邸报
(1)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
英
引证解释
⒈ 中国古代报纸的通称。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等,以报于诸藩,故称。 唐已有, 宋始称“邸报”。后世亦泛指朝廷官报。 清代也称为“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 明崇祯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参见参见“京报”。
引宋苏轼《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説滁山忆醉翁。”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韩翃》:“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誥。’ 翃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誥闕人,中书两进名,不从,又请之。’”
《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数日之后,邸报已到, 铁御史行牌,将附库资财,尽给还杨氏。”
《红楼梦》第九九回:“一日,在公馆闲坐,见桌上堆着许多邸报。”
国语词典
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官员,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邸报 (邸报)
邸报造句
- 八月十三,收到京城所来邸报,秦楠细看了,淡淡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 官方修订的历史和地方志、回忆录、邸报含有大量关于军事的内容,尽管这其中只有极少的部分已经过翻译。
- 另外,邸报与宋代小报相比较而言,二者的传播内容和读者对象、新闻时效性大多相同,但在性质上小报属于民间报纸。
- 沈容用力撑了把身子,勉强的站起身来,囫囵的套着一件鸭青色梅花印花对襟褙子,手里拿着日前的邸报,手指微微发颤,面上已然无色。
- 这些加急快马分别发往各地,传递太子已薨的邸报。
- 看来孙浩楠听说师父被天鹫山抓去的消息可能就来自尚宝街,或者是天鹫山给他师父也寄了邸报。
- 他关于邸报“唐时已有”的论断,迄今仍是支撑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
- 我将他奉承得还不错,他有一次醉酒后隐约透露了一点半点,加上我平素一直细看邸报,留心朝中动向。
邸报相关词语
- 1 邸店
- 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亦称“邸舍”﹑“邸阁”﹑“邸肆”﹑“邸铺”、“塌坊”﹑“塌房”。“邸”原是指堆放货物的货栈﹐“店”原是指沽卖货物的场所﹐东晋﹑南朝至唐初两者是有所区分的。但南朝时已有邸店联称。
- 2 邸吏
- 古代地方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新唐书·李德裕传》:“后除浮屠法,僧亡命多趣 幽州 , 德裕 召邸吏戒曰:‘为我谢 张仲武 , 刘从谏 招纳亡命,今视之何益?’ 仲武 惧,以刀授 居庸关 吏曰:‘僧敢入者斩!’”《宋史·刘奉世传》:“先是,进奏院每五日具定本报状,上枢密院,然后传之四方;而邸吏辄先期报下,或矫为家书,以入邮置。”
- 3 邸舍
- 古代专指货栈。《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 汉 郑玄 注:“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 孔颖达 疏:“廛谓公家邸舍,使商人停物於中,直税其所舍之处价,不税其在市所卖之物。”
- 4 邸第
- 邸第,汉语词汇,释义为达官贵族的府第或客店。
- 5 邸阁
- 通许县邸阁乡地处豫东平原,位于邸阁乡东北方4公里处,距通许县城南偏东12公里,距“七朝”古都开封55公里,距省会郑州110公里,交通便利,017县道穿其而过,西临涡河故道,东靠开扶公路(S218省道),西距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60公里,北距陇海铁路45公里,东距大广高速5公里。
- 6 邸园
- 邸园,读音dǐ yuán,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府邸内园,出自《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 7 邸宅
- (1)官邸;府第 英 mansion
- 8 邸观
- 邸观,读音dǐ guān,汉语词汇,释义为邸舍与楼观。
- 9 邸馆
- 邸馆,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邸第。
- 10 邸抄
- 邸抄,拼音dǐ chāo,出自《上鲁国主启》。
- 11 邸旅
- 旅居在外的人。 清 曹寅 《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诗之一:“诗书徵福泽,邸旅被嘉名。”
- 12 邸钞
- 亦作'邸钞'。 即邸报。
- 13 党报
- 党报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随着阅读方式的转变,有的部门把党报作为摆设和“装饰”,认真细读和领会的逐渐减少。东方剪报总编辑认为党报是党员干部成长的源泉,是把握时事、关心政治、思想净化和行动自觉的重要工具。
- 14 待报
- 待报,是汉语词汇,出自《晋书·刘颂传》,解释为等候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