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读音
刑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刑警
(1) 刑事警察的简称
英
引证解释
⒈ 刑事警察的简称。
引王亚平《刑警队长》:“刑警队长陈忠平是不怎么爱喝酒的男人。”
《人民日报》1983.4.26:“台湾的‘黑社会’组织不但有,而且多,他们有刀有枪,与刑警勾结,开赌场,搞非法活动。”
国语词典
刑事警察的缩称。参见「刑事警察」条。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刑警
刑警造句
- 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
- 经过刑警们的不懈努力,这件案子最终真相大白。
- 刑警们根据犯罪分子留下的指纹破了案。
- 经过近一个月的侦察,刑警队把那个偷盗集团一网打尽了。
- 刑警队顺藤摸瓜,挖出了一个偷盗自行车团伙。
- 刑警彻底粉碎了毒贩子的阴谋。
- 刑警们神机妙算,一举抓获了犯罪分子。
- 他见了那个精敏的刑警,便立刻龟缩起来了。
- 刑警队采取欲擒故纵的办法,终于把犯罪嫌疑人逮捕归案了。
- 刑警队员像饿虎扑食一样,一下子就把歹徒抓住了。
刑警相关词语
- 1 刑法
-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后的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开始施行。这也是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通过的第九个刑法修正案。
- 2 刑害
- 星相术语。三刑六害的合称。三刑: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则凶。六害:谓与六合相冲之辰。如正月建寅,与亥合而巳冲之,故寅与巳害。二月建卯与戌合而辰冲之,故卯与辰害。
- 3 刑罚
- 刑指肉刑、死刑;罚指以金钱赎罪。后泛指依照法律对违法者实行的强制处分。语出《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 4 刑戮
- 释义:;受刑罚或被处死
- 5 刑人
- 刑人是指加刑于人。出处《礼记·王制》。
- 6 刑徒砖
- 刑徒砖又称“刑徒墓砖”,是古代犯人死亡后用以记录其名籍、生卒年月等内容的刻划砖铭,与死者尸骨共埋,相当于墓志铭。
- 7 刑鼎
- 刑鼎是铸刻法律条文的鼎。“刑”指法律条文。“鼎”指古代三足两耳的炊器或礼器,多用青铜制成。春秋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继郑国子“铸刑书”之后,于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把前执政范宣子制定的成文法全文铸在鼎上公布。史称“刑鼎”。原文已亡佚。《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 8 刑措
- 《史记·周本纪》:“成康之日,政简刑措。”
- 9 刑错
- 亦作“ 刑措 ”。亦作“ 刑厝 ”。 置刑法而不用。《荀子·议兵》:“传曰:‘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史记·周本纪》
- 10 刑范
- 刑范,读音为xíng fàn ㄒㄧㄥˊ ㄈㄢ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铸造器物的模子。
- 11 刑余
- 刑余,读音 xíng yú,汉语词语,指受过肉刑 指阉人等。
- 12 刑事
- 刑事, 有关刑法的,在刑事调查中,任何违犯法规的标记已被消除;应受刑罚、处罚或惩罚的。
- 13 刑不上大夫
- 八议又称“八辟”,是“刑不上大夫”的礼制原则在刑罚适用上的具体体现。所谓“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定罪后,不使用残害肢体的刑法,而是首先选择或劝其自裁,以砺臣节;其次“戮于朝”(杀死在朝廷)。同姓贵族有罪,则由甸师执行,秘密暗杀于郊野(参见《周礼·甸师》)。
- 14 刑天
-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刑天为一人形符号,为氏族部落的象征图腾。刑天原本有可能是华夏族无名神祇,被断首后才被称作“形天”。在《山海经》的原本记载,称作“形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为陶渊明所改,根据《太平御览》引用《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刑天”意为“形体夭残”,但可能传抄错误而有“刑天舞干戚”与“形夭无千岁”二说。陶潜此诗写成后,“刑天舞干戚”一词,因传抄错误而有“刑天舞干戚”与“形夭无千岁”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