齄王读音
齄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魏王氏数世齄鼻,人称齄王。见《魏书.王慧龙传》。
引证解释
⒈ 同“齇王”。
⒉ 北魏王氏数世齄鼻,人称齄王。见《魏书.王慧龙传》。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齄王
齄王相关词语
- 1 齄鼻
- (1).亦作"齄鼻"。 2.酒糟鼻。
- 2 齇王
- 齇王是汉语词汇,拼音zhā wáng ,出自《魏书·王慧龙传》。
- 3 占山为王
- 占据山头,自称为王。
- 4 张王赵李
- 出 处 《梁书·范缜传》:“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 5 赵王璧
- 赵王璧,又称和氏璧,是中国古代一块著名的璞玉石,相传为楚国人卞和所发现。和氏璧最早见载于中国东周末年著作《韩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1],他将这块玉献给当时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认为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於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厉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将该玉献给他,武王命令玉工鉴定这块玉石,鉴定的结果是和氏所贡献的仍是一块石头,结果和氏右脚也被砍掉。最後和氏带着玉石回到楚山,在那里他恸哭了三日三夜。又一位新即位的楚国国君楚文王派人询问事情的缘由,和氏说:“我并非为被砍去双脚而伤心,而是因宝玉被认定为顽石、忠臣却被认为是骗子!这才是我所伤心啊。”于是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这才看到了这块玉。於是楚文王将该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 6 赵武灵王
- (?-前295)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名雍。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07年进行军事改革,令将士改穿游牧民族服装,便于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陆续攻灭中山等一些小国,国势大盛。前299年传位给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在内乱中被围困于沙丘宫,不久饿死。
- 7 赵阎王
- 《赵阎王》中国9幕话剧。
- 8 哲王
- 哲王是成语,拼音zhé wáng,释义为贤明的君主。
- 9 郑王
- 经学家郑玄与王肃的并称。
- 10 摄政王
- 摄政王(prince regent),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一般情况下摄政王只是当摄政的是皇族亲王时的一种称呼。如中国西周时期周公摄政,汉朝时王莽摄政,清世祖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宣统中醇亲王载沣摄政。古琉球国王位更替之时中国遣使监国,位同摄政王,英国还制定有专门的摄政法。
- 11 钟王
- 钟王建造于1733年-1735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有一座高大的建筑——伊凡大帝钟楼。它的右侧放置着世界上最重的钟“沙皇钟”,人称钟王。它是俄罗斯铸造艺术的杰作,也是克里姆林宫中的一件无价之宝。
- 12 诸侯王
- 真正的诸侯王(或称为诸侯)是指拥护帝国中央统治并且独自掌握军政控制权的分封诸侯国的君主或是武装割据一方的军阀。
- 13 齄奴
- 南朝宋废帝骂其父孝武帝为"齄奴"。见《南史.宋纪中.前废帝》。
- 14 齄丑
- 齄丑是汉语词汇,意思是鼻长红皰,容颜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