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典读音
恒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常典;常制。
引证解释
⒈ 常典;常制。
引《晋书·汝南王亮等传论》:“有晋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恆典。”
《宋书·武帝纪中》:“夫量入为出,邦有恆典。”
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勅书弔赠,礼越常班;丧用所资,数优恆典。”
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词林中舍互改》:“景泰九年,中书舍人陈学等四人,俱陞翰林编修,仍於内阁书办,盖当时以为恆典。”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恒典
恒典相关词语
- 1 恒固
- 恒固是汉语词汇,读音是hénɡɡù,指持久不变。
- 2 恒矢
- 《周礼》八矢之一。礼射和习射时所用的箭。《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庳矢,用诸散射。” 郑玄 注:“恒矢,安居之矢也,庳矢,象也。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
- 3 恒规
- 恒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éng guī ,是指常规。
- 4 恒度
- 一定的法度。 南朝 宋 谢庄 《歌黄帝》:“分至乘结晷,启闭集恒度。” 唐 任华 《怀素上人草书歌》:“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何文鼎》:“时 寿宁侯 张鹤龄 、 建昌侯 延龄 ,以椒房被恩,出入禁中无恒度, 文鼎 心恶之。”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於轨范之中……緌缨绅佩有恒度。”
- 5 恒毛
- 恒毛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héng máo ,意思是寻常的兽类。
- 6 恒则
- 恒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éng zé,指固定的法则。
- 7 恒直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吴道子水陆画》:“ 吕 又死,其家贫落,寺僧以恒直得之。”
- 8 恒裁
- 恒裁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固定的体裁。
- 9 恒民
- 常人,一般的人。《庄子·盗跖》:“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九畴之格言,不吐庸猥之口;金版之高算,不出恒民之怀。” 章炳麟 《赠大将军邹君墓表》:“自念语过浅露,就 炳麟 求修饰。 炳麟 曰:‘感恒民当如是。’序而刻之。”
- 10 恒例
- 常规,惯例。《太平广记》卷一七八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曲江 亭子……进士开讌,常寄其间。既撤馔,则移乐泛舟,都为恒例。”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一人之辞而加曰字例》:“凡问答之辞,必用‘曰’字,纪载之恒例也。”
- 11 恒教
- 唐 李华 《质文论》:“学者局於恒教,因循而不敢失於毫釐。”参见“ 恒训 ”。
- 12 恒碣
- 唐 黎逄 《象魏赋》:“高齐 嵩 华 ,势比 恒 碣 。”
- 13 恒语
- 恒语,读音héng yǔ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常语。
- 14 恒阳
- 恒阳,是指久晴不雨,大旱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