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浣读音
盥浣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盥澣'。
洗涤。
洗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盥澣”。洗涤。
引《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盥浣尘秽,服饰鲜洁。”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善和坊旧御井,故老云非可饮之水,地卑水柔,宜用盥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盥浣
盥浣相关词语
- 1 盥澡
- 洗浴。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他纔闻佳报,就把孽身躯向盆中盥澡,又谁知那锦添花神难免俗,暗趋炎鬼也呵脬。”
- 2 盥浴
- 盥洗沐浴。《后汉书·刘宽传》:“ 宽 简略嗜酒,不好盥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菩萨生已,支属宗亲莫不奔驰,求水盥浴。”
- 3 盥濯
- 盥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uàn zhuó,意思是洗涤、指洗涤用具。
- 4 盥薇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大雅之文》:“ 柳宗元 得 韩愈 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灌手,薰玉蕤香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尺牍用语有“盥薇雒颂”,本此。
- 5 盥事
- 盥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àn shì,是指古代灌祭礼仪。。
- 6 盥涤
- 《金史·乐志下》:“神无常享,时歆精诚。惟诚惟洁,感通神明。先事盥涤,注兹清冷。”
- 7 盥耳
- 相传 尧 时高士 许由 闻 尧 欲以天下相让,以为污言,乃临池洗耳。见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后用为典实。《后汉书·崔駰传》:“君子通变,各审所履,故士或掩目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
- 8 盥盆
- 盥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uàn pén,意思是盥洗之盆。
- 9 盥澣
- 1.见"盥浣"。
- 10 盥馈
- 盥馈,汉语词汇,拼音guàn kuì ,意指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
- 11 盥献
- 《宋史·乐志七》:“五德之王,谁实始之?功括造化,与天无期。酌我清酤,盥献载饬。”
- 12 盥颒
- 洗手洗面。 宋 苏辙 《游太山岳下》诗:“前年道 轘辕 ,直上 嵩岭 背。中休强饮食,莫宿时盥頮。”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 沉 ﹞晨起盥頮已,盆水尚温,忽变牡丹花状。”
- 13 盥溉
- 指除去(罪过、积习等)。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相习以让,相勉以仁,磨揉盥溉,其德维新。”参见“ 洗涤 ”。
- 14 盥盘
- 亦作“ 盥槃 ”。古代承接盥洗弃水的器皿。 明 刘绩 《三礼图·鼎俎·盥盘》:“盥,谓用匜沃盥洗手也;盘,谓承盥洗者弃水之器也,故谓之盥盘。旧图云,口径二尺一寸,受二斗。”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槃》:“奉匜者以流注水於手,奉槃者自下承之,盥水悉注於槃,盥卒又授巾拭之。若是者谓之盥槃。”